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稳定外需应抓实“一带一路”和自贸区
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加息落地,这给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蒙上阴影。在此情况下,日本、欧盟等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难有大的宽松空间。外需难振,成为中国需要在较长时间里应对的贸易难题。
中国的贸易增长,该如何在全球需求低迷中另辟蹊径?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
谈美元施压
汇率波动加大进口成本
NBD: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各方面还有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您怎么看?
白明:美联储加息的确会对人民币带来一定程度的波动压力,但从这些日子人民币汇率走势来看,这种压力迄今为止已经提前有所释放,未来一段时间尽管人民币汇率依然有压力,但也不一定都是美联储加息引起。
也要看到,无论如何人民币汇率是下跌了,会增加老百姓在境外旅游、购物、留学成本,但这部分成本的上升还不足以让中国老百姓对境外旅游、购物、留学的热度降温。
事实上,随着有关部门对老百姓购汇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对境外高等学校证书的认证范围,增加境外银联卡使用网点等,境外旅游、购物、留学还会进一步升温。况且,谁也没有说过中国会放弃干预,只不过波动不够大的时候汇率形成还会以市场供求为主要依据。
NBD:那么对于国内股市和物价的影响呢?
白明:对股市有资金分流压力,但并不大。由于资本项下国际收支并没有完全开放,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同时,也要看到对上市公司会产生结构性影响,一些对汇率较为敏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上市公司业绩,短时间会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利好影响,但长时间来看,其业绩依然有赖于这些产业在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过程中加速升级换代。
对物价短期内几乎无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理论上会增加进口成本,最终传导给消费者。
随着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的进口需求的撬动,未来更多会从量的扩张转向更高的性价比,再加上国内的进口替代能力不断强化,进口贸易本身很难靠涨价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更大利益,进口产品更多还需要靠差异性与延伸服务在中国市场上立足。
谈压力释放
稳外贸要依托“一带一路”
NBD:国内改革注重“结构性调整”来应对衰弱缓慢爬升的国际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您怎么看?
白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单一的问题,是多个矛盾交织叠加形成的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比重偏低。为此,需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NBD:对于我们未来几年发展而言,改革将倾向供给端的调控,注重需求侧的施政与注重供给侧的改革,将体现哪些区别?
白明:需求侧改革是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来拉动改革,而供给侧改革注重推动产业改革,一推一拉之间,要保持同向、同速、同节奏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更好、更稳发展。一方面,要在供给上优化,另一方面,也并不是说不提需求,未来的需求更多就是要弥补消费上的“短板”。
NBD:在美元走强、大宗商品走弱、主要贸易伙伴普遍出现腾挪空间收窄的情况下,还能施以哪些外贸稳定策略?
白明:“稳外贸”要立足长远,加大改革力度,要将“一带一路”战略、内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经验与推广复制等大手笔落在实处,这样才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
立足国内发展来看,很多国内企业并不缺钱,缺的是大批好的投资项目,“一带一路”恰给了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机遇。事实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就是对中国对外开放与各国经济贸易加强互动的最好阐释。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外贸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跨国衔接,自贸区和“一带一路”也都是为了和其他国家对准合作机会,只有对准了比较优势,红利才会出来。
精彩观点
美联储加息压力迄今为止已经提前有所释放,未来一段时间尽管人民币汇率依然有压力,但也不一定都是美联储加息引起。
“稳外贸”要将“一带一路”战略、内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经验与推广复制等大手笔落在实处,这样才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
(关键字:商务部 一带一路 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