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需要进行再融资的债务总量几乎没有变化,原因在于各国进一步削减了预算赤字,降幅为金融危机高位时的1/3。
据彭博,2016年,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以及七国集团到期的短期国库券、中期票据和长期公债总价值将达7.1万亿美元,2015年该数值为7万亿美元,低于2012年的7.6万亿。其中,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到期的债券总额将下降,而美国、中国、英国则增加。
下图来自彭博:
自2012年,到期债务的总量逐渐下降,这将可能为债券市场带来些支撑。美联储“渐进”加息推动债券收益率从记录低位上涨。因政府延长到期的未偿还债务,并继续削减额外开支,经济学家预计,2016年预算赤字将连续七年降低。
然而,中国考虑扩大2016年的财政赤字。据路透援引多位政策顾问表示,预计2016年政府可能将预算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今年的2.3%提高至3%左右,以帮助缓和结构性改革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据彭博数据,拥有13.1万亿美元有价债券的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即将到期的政府债券将从去年的3.5万亿美元上涨14%。2016年,中国的再融资需求增长最大,涨幅为41%,至2540亿美元。
下图显示了2016年预计G7和金砖国家到期债券及所付利息:
《金融时报》2015年2月曾报道,中国的总债务水平(包括金融债务)自2007年至今增加了近3倍,目前相当于GDP的282%。这一比率比美国还高,尽管在剔除金融业债务(以避免重复计算)之后,中国的债务比例更低。麦肯锡就中国房地产业、地方政府融资,以及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风险发出了警告。
华尔街见闻曾援引招商固收的报告称,明年地方债发行总规模应该在3.4-4.2万亿。财政部部长楼继伟12月22日表示,2015年,财政部向地方下达置换债券额度3.2万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当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本金。
(关键字:经济体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