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深刻洞察能源需求 引领电网企业创新发展

2016-1-8 9:55:04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战略决定方向,创新决定未来。理论战略的创新引领公司各方面的创新

“十二五”期间,公司“两个转变”深入推进,成效显著,理论战略创新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三集五大”到“两个现代化”,从电能替代到“两个替代”,从以电为中心的大能源观到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全球能源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不断的理论战略创新有力地指导了“两个转变”的实践,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电网企业创新发展道路。

过去5年,公司发展方式上的转变莫过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这是公司向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迈出的决定性一步。2011年年初开始,公司试点建设“三集五大”,同时实行总分部一体化运作,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和运营模式。2012~2014年,公司全面建成、不断优化“三集五大”体系,实现了国家电网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飞跃。

在企业管理向更集约、更扁平、更高效方向迈进的同时,公司在2012年提出加快建设“两个一流”(国际一流企业、世界一流电网)的号召,要求确保到2015年年底初步建成“两个一流”。在“两个一流”雏形展露的基础上,2015年,公司又提出加快建设法治企业和国际化企业,确保“三集五大”体系高效运转,实现治理现代化,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两个一流”。至此,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取得更大成效。

和公司发展方式上的转变相比,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层次分明、步履铿锵。

出于对我国能源资源和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这一特点的深刻洞察,2012年4月出版的刘振亚专著《中国电力与能源》提出,要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紧迫任务是加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实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一年多之后的2013年12月,刘振亚编著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不仅用大量生动的实践案例总结了这种“大能源观”,而且以一个责任央企的视角,深入思考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中国能源转型的治本之策——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解决能源和电力发展深层次矛盾,满足各类大型能源基地和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迫切需要。
2013年,出于对化石能源发展和自然环境恶化的深深忧虑,公司继续深入思考能源发展问题,并得出结论:以PM2.5为主要特征的大气污染,本质上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能源发展方式“后天失调”这一对矛盾的长期积累和集中暴露。解决之道在于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以电为中心促进能源转型。当年8月,公司在经营区域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面向终端能源消费市场倡导能源消费新模式。

终端能源消费多用电,能源开发环节怎么办?用智能电网多接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而清洁能源利用恰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2013年12月,刘振亚指出,以智能电网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加快推进“一特四大”战略,推进能源从就地平衡向大范围优化配置转变,促进能源开发、能源消费、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关注中国能源禀赋和发展转型的同时,公司敏锐地发现,在全球范围内,能源供给和需求也呈逆向分布,而由于化石能源过度使用,已经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温上升三大问题。既然特高压+智能电网能优化我国能源配置、破解雾霾难题,那么,它们能否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能源配置、应对气候变化呢?

2014年,公司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当年5月,在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2014峰会上,刘振亚第一次面向世界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反响和共鸣。2015年2月,刘振亚专著《全球能源互联网》问世,深入阐述这一构想的本质——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从此,大能源观升级为全球能源观,电能替代也自然升级为“两个替代”——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施电能替代,尽快摆脱化石能源依赖,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目前,国内外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反响强烈、广泛支持,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展望“十三五”,理论战略创新将在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两个一流”目标的征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延伸:朋友圈热议“两个替代”

近日,微信里一篇“北京到底哪里好”的文章引起了我和朋友们的兴趣,我们乐此不疲地谈论着北京的各种好以及自己来北京的理由。一位来北京多年的朋友突然说了句:北京无数好,雾霾毁一切。大家立即陷入沉默。雾霾,让北京和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2013年,国家下决心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2015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

作为能源类骨干央企,国家电网公司能为雾霾治理做什么呢?2013年,作为能源研究院一名研究公司发展战略的员工,我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当年,我所在的部门参与了公司战略的相关研究工作,每一次我们在研究讨论公司重大战略问题时,都会把以电能替代推动能源转型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我们很庆幸能参与到能源变革相关的重大问题研究中,为推动雾霾等环境问题治理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2013年,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公司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及时地提出了“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的治霾举措。2014年,公司深入分析能源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进一步提出“两个替代”发展战略。

“两个替代”战略的提出,让我们这些做能源研究的人在参加外部会议时备受关注。我们也积极利用各种场合宣传、解释公司的这一战略。记得有一次参加会议,有参会者提到我国煤炭利用率低、污染较大并为此感到深深担忧时,我骄傲地告诉她,有了“两个替代”,来自大自然的太阳能、风能等将源源不断、干干净净地输送过来,就能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啦!

实施“两个替代”,关键是通过特高压实现清洁能源的远距离、大规模输送。2014年以来,特高压发展进入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目前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看到特高压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两个替代”战略逐渐变成现实,我们觉得振奋极了!

电从远方来,治霾有良策。再遇到朋友圈的雾霾天气讨论,我会告诉朋友:实施“两个替代”,就能天蓝地绿,“雾霾毁一切”的日子会渐行渐远。

(关键字:国家电网 能源需求)

(责任编辑:0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