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电力市场改革试点多个细则拟定 降电价为大势所趋</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6-5-23 13:57:41</span>来源:<span>经济参考报</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class="bdsharebuttonbox">
<a class="bds_more" data-cmd="more">分享到:</a>
<a title="分享到QQ空间" class="bds_qzone" href="#" data-cmd="qzone"></a>
<a title="分享到新浪微博" class="bds_tsina" href="#" data-cmd="tsina"></a>
<a title="分享到腾讯微博" class="bds_tqq" href="#" data-cmd="tqq"></a>
<a title="分享到微信" class="bds_weixin" href="#" data-cmd="weixin"></a>
<a title="分享到人人网" class="bds_renren" href="#" data-cmd="renren"></a></div>
</div>
<script>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16"},"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推行厂网分离以来,东北、华东区域开展电力市场试点,各地开展跨省区电能交易、电力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等。其中,电力直接交易开展范围最广泛,交易量增长最快,但始终是低于或等于政府标杆电价的单边降价机制,没有形成反映供需变化的价格信号。</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电力 降电价</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19家<b>电力</b>交易中心相继成立 华北华中等区域机构酝酿落地<br />
  电力市场改革试点多个细则拟定<br />
  业内人士认为,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b>降电价</b>将是大势所趋&nbsp;&nbsp;&nbsp;&nbsp;<br />
&nbsp;  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覆盖全国超60%省份的基础上,新电改另一重要内容电力市场建设工作也即将全面推进。<br />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非现货试点地区电力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现货试点地区电力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关于做好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多个配套细则也已拟定并内部征求意见。根据目前的思路,开展现货市场试点需要同时满足各地发电市场力、可再生能源比重装机、跨省跨区售电量占本地比重等三项考察指标。<br />
  与此相伴,作为电力市场建设核心架构的电力交易中心也密集落地。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北京、广州两大国家级交易中心外,截至目前已有17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华北、华中等区域电力交易中心也在酝酿之中。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的框架下改革的推进并非易事,但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降电价将是大势所趋。<br />
  长期以来,在项目核准制、价格审批制、年度计划电量分配制的一整套闭环机制下,我国电力行业处于&ldquo;企业为国家办电,国家管控企业经营&rdquo;的状态。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推行厂网分离以来,东北、华东区域开展电力市场试点,各地开展跨省区电能交易、电力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等。其中,电力直接交易开展范围最广泛,交易量增长最快,但始终是低于或等于政府标杆电价的单边降价机制,没有形成反映供需变化的价格信号。<br />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被誉为啃&ldquo;硬骨头&rdquo;的新一轮电改启动,要求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规避风险、以现货交易为补充发现价格,交易品种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br />
  &ldquo;电力的市场化,就是要在满足电力系统实时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电能的发、用数量和价格可以像普通商品一样由购售双方协商决定。&rdquo;参与电改的有关部门人士表示,按照&ldquo;1+N&rdquo;的模式,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的《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等一系列配套细则对交易的组织、校核、执行、结算、偏差处理、信息反馈、市场干预等进行规定,建立了较完整的中长期交易体系,初步满足近阶段各类市场交易需求。<br />
  而最为关键的还是现货市场的建设,其被认为是市场化改革能否成功的&ldquo;最后一公里&rdquo;。据透露,下一步将选择条件适宜的地区开展以短期、即时交易为主的现货市场试点,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发用电调度方式、平衡电力供需、管理输电阻塞和提供辅助服务,通过市场机制发现价格信号。<br />
  根据目前的思路,开展现货市场试点,单一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的装机份额原则上不超过30%、或最大四家发电企业市场份额不超过65%、或市场集中度指数(HHI指数)不超过2000,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本地统调装机原则上不超过30%,跨省跨区受电量(不含&ldquo;点对网&rdquo;送电电量)占本地统调发受电量比重超过30%。<br />
  &ldquo;目前全国仅有两个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北京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主要是落实国家指令性计划、地方间框架协议,以大宗的中长期交易为主。而小宗的中长期和现货交易主要是在省域级的电力交易中心。&rdquo;上述有关部门人士称。<br />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目前北京、广州电力交易均已完成注册并开展了交易。近日召开的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股东会暨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明确,2016年将尽最大能力组织月度增量交易,努力增送西部富余水电;交易组织上,拟在目前电网公司统购基础上,引入发电企业和大用户通过省间交易平台直接交易。<br />
  与此同时,新疆、青海、宁夏、天津、吉林、江苏、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山东、河北、贵州、上海、福建、陕西、四川、安徽、河南等成立了17家省级电力市场交易中心。云南表示将组建昆明电力交易中心,面向省内外开放,待条件成熟还将开展跨境电力交易。此外,华北、华中电力交易中心组建和区域市场建设也在酝酿中。<br />
&nbsp;</p>
<p>(关键字:电力 降电价)</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630)</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