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物流供给侧改革之路该怎样走?

2016-5-26 11:00:46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钢铁行业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领域。当前,钢铁行业下行压力加大,钢铁生产消费已过峰值,预计“十三五”期间,钢铁表观消费量将每年下降5%左右。随着钢铁产能萎缩和价格下滑,钢铁流通和物流企业加速洗牌。全国原有15万家钢贸企业,目前约有一半左右退出了市场,在钢铁流通和物流领域加强供给侧改革正当其时。
  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6日,第九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供给侧改革下,钢铁行业如何把握脱困大局,钢铁流通和物流行业怎样适应当前形势发展。
  让供给侧改革拥抱互联网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成章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对供给侧改革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政府层面要按照有利于释放经济活力的导向来规范政府的权利,对提供给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公共政策供给的品质和效率,如降低融资成本、大规模减税、消除垄断和放松行政管制等,都会直接释放经济活力,这也将引发“经济蛋糕”的重新分配。企业层面要抓住国家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如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税负公平等,以便立足实体经济,发挥实体经济优势,借力“互联网+”的杠杆效应,积极消除渠道瓶颈,提高企业产品供给品质和效益。
  怎样推进我国钢铁流通和物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认为,创新流通模式,推进“互联网+”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当前,阳光采购行动正在被整个钢铁行业接受和提倡。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这为钢铁流通和物流行业创新发展指出了一条新路。”何黎明表示。
  近两年来,我国钢铁电商数量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商企业中占比将近30%,钢铁电商平台线上钢材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10%左右,钢铁电商已经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电商领域。“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传统钢贸模式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钢铁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转型,也会带来钢铁产业采购模式、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的深刻变化,需要行业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何黎明强调。
  李成章认为,当前,钢铁交易模式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而近几年的经济新常态已经基本颠覆了既有的铁矿石供应模式和钢铁产品的销售模式,在钢铁行业供应链亟须重构的时刻,中国钢铁行业已经悄然进入电商时代。
  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介绍,为了适应钢铁交易模式的新变化,新兴铸管和西本新干线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态一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西本新干线新兴(上海)有限公司。
  刘明忠表示:“要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建立一个专业化、上规模的建筑钢材及铁矿石交易公司,推动优化钢材供应链,进而扩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增强铁矿石价格话语权,实现公司的转型升级,建立有市场影响力的交易生态圈。”
  此外,何黎明认为,钢铁行业与流通行业应当重塑供应链关系,实现合作共赢。长期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明显脱节。钢铁生产企业负责生产环节;钢贸企业采购钢材库存,开展流通业务,成为钢铁产业重要的“蓄水池”。生产和流通分割导致供应链难以有效融合。当前,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因此,要重塑钢铁供应链关系,打破钢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隔阂,实现资源共享、强强合作,建立互补合作的新型厂商关系,形成联动融合的新型钢铁生态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去产能
  也要培育钢铁强企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钢铁强企,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化解过剩产能不会顺理成章地形成世界一流强企。形成一流强企需要企业在市场淬炼中创新突破,也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创造环境。对地方而言,化解过剩产能和培育钢铁强企应当‘两手都要硬’。化解过剩产能毫无疑问是当下要务,但培育世界强企、提高竞争力同样等不得、等不起。”李新创表示,5年之后,如果我国化解了过剩产能,但没有发展出一批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那么化解过剩产能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打了折扣。
  李新创还特别强调:牢记职工安置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钢铁职工队伍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钢铁工业由小到大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产能严重过剩不是钢铁职工的过错,化解过剩产能的代价不应由钢铁职工承担。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方应牢记职工安置这个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通过企业主体作用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切实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对于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国有钢铁企业怎样改革,怎样建设一流的钢铁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指出,要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对于钢铁企业这类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企业,其改革方向就更应该往市场化的方向去引导。
  彭华岗认为:“混合所有制也好,股权多元化也好,它本身不是改革的目的,是改革的重要手段。要通过混合所有制、股权多元化等手段进一步形成科学的治理结构,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彭华岗特别指出,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仍然分布在传统产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特别是钢铁、煤炭等行业,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产业过剩的大环境。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必须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力度,果断采取措施,优化存量,主动减量,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关键字:钢铁 供给侧改革)

(责任编辑: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