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武钢八高炉如何“减”出效率

2016-5-26 11:48:22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高炉利用系数,表示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1昼夜的合格生铁产量。2015年,武钢股份炼铁厂八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2.684吨/立方米·天,2016年1月~4月份稳定在2.705吨/立方米·天,保持全国特大型高炉利用系数排名第一。 
  同样的能源消耗、设备损耗,产量越大,效率越高,成本越低,收益越佳。多年来,韩国浦项因管理高效,一直是炼铁领域的榜样。当武钢人“艰苦奋斗”的老传统融入到“效率提升”的新领域时,作为武钢炼铁新生代的八高炉,在近年来入炉矿品位“居低不上”,理论产铁效率先输一阵的情况下,奋起赶超,展现担当。 
  用减轻总劳动量提升效率 
  把艰苦奋斗和技术创新“扯”到一起是八高炉管理理念的创新。八高炉炉长张庆喜认为,这恰恰是武钢优良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融入点。 
  技术创新的过程像是漫长的接力赛跑,需要有对专业的执着、交流的平台、激励的制度一棒一棒交接,才能保持激情,找到灵感;而创新的基础是总结。 
  2009年8月份投产的八高炉,装备水平起点较高,每年都是炼铁厂破纪录专业户,但技术总结一直是短板。2015年,八高炉以重大科技专项等攻关项目为切入点,带动车间全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要求职工转变观念,在技术研究领域体现出“流大汗、出大力”的艰苦奋斗精神,挑战世界最先进水平:搭起青年讲堂,提升技术骨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水平;建立生产动态管理平台,24小时发布操作难点碰撞思维……“武钢特大型高炉综合冶炼技术的生成和应用”“特大型高炉铁口控制操作法”“特大型高炉年修开炉出铁一次过砂口”等技术成果、操作法、技术诀窍厚积薄发,把效率提升的担当建立在技术支撑的基础上。 
  要提升效率,人是绕不过去的因素。八高炉通过富氧率提升、优化布料模式等技术创新,将单次出铁时间由120分钟延长至150分钟,日出铁次数由平均11.2次减少至9.6次,将炉前职工的总劳动量降低了1/3。 
  “现在,每个班比以前少出一次铁,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创新操作和改善现场环境了。”丁班工段炉前工刘静对此深有体会。 
  用简化流程减少检修浪费 
  解放生产力,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开源”,也需要在设备管理上“节流”。 
  在高压、高温、高负荷、高冶炼强度的环境下,长期连续作业的高炉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特大型高炉一般每年都要安排一次5天左右的年修。为了保证年修效果,各个管理口都会在年修前提交一些“半病变”的部位,要求更换,造成浪费。但八高炉曾经连续5年未实施年修,开创了国内特大型高炉无年修时间最长纪录,而简化设备管理流程正是八高炉创下这项纪录的关键所在。 
  八高炉依托EAM设备信息化平台,让黑咕隆咚的炉膛内各“器官”处于科学管理的“透视镜”下,受到在线监控。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分类,拟订具体检修时间计划,不再定周期检修,大幅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每周,根据设备的状态评价编制《周检修计划》,将可以停机检修检查的A、B类设备安排日常检修;每月,针对结构不太复杂、检修时间短、设备价值较高、无备件和备用系统的A、B类设备,调整月定期检修周期的维修和内部检查检修方式,确保“物尽其用”。 
  八高炉推行基于设备状态评价的全员参与的设备(预知)状态检修模式。他们在提高编制检修计划的科学性和经济性、提高设备检修质量、加强备品备件质量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利用设备计划检修机会,对存在的设备缺陷进行改良性维修,解决造成工艺休风次数多的影响因素。如改进风口、风管质量,炉身漏点逢修必治,加强冷却壁破损攻关,热风管系隐患治理等,以高质量的日常点检维护和高效率的检修模型,保证在线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了高炉工艺休风时间。 
  八高炉投产以来,安全运行80个月,平均高炉休风率仅1.3%;每月平均检修0.37次,最长检修间隔为5个月,最短检修时间为3.67小时。 
  用鞭策文化削减执行差距 
  鞭策,是为了提升执行力。八高炉的鞭策文化是先肯定,再指出努力方向,适时指出不足。从八高炉开炉至今,车间主要负责人都坚持参加各工段的班前会,就是为了让鞭策文化接地气、有实效,第一时间接收到第一手信息。 
  2015年,武钢清退现场保洁人员后,八高炉车间管理人员响应业务回归,“自己的活自己干”,接过了扫帚、铁锹,分片包干,每周进行清理,现场比之前还要整洁规范。对此,八高炉支部书记陶新洲说:“党员、干部应该是鞭策文化的最佳践行者、推动者,只有管理人员严于律己了,才能让职工群众自觉跟随。” 
  让陶新洲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10月份,由于原、燃料条件剧烈波动,八高炉生产出现近年来罕见的波动。面对困难,张庆喜实行“24小时工作制”,曾经连续36个小时奋战在高炉上,最终因双腿水肿而被职工劝下炉台。就算每天下班回到家,张庆喜仍然时刻关注微信群里的操作数据,即使在深夜3点,仍然会打电话给当班工长,指导操作。正是在这种强烈的敬业精神感召下,八高炉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方面查找炉况波动原因,另一方面在布料制度方面大胆创新,在半个月内将高炉恢复正常。 
  执行力的提升,为八高炉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2015年2月份,八高炉安全顺利完成了开炉五年来的首次年修工作,开炉工作中高炉快速送煤气、铁水一次通过砂口、24小时达产等成绩创造了武钢乃至国内特大型高炉大型检修恢复最“快”纪录,仅此一项就为炼铁厂降低成本997.1万元。 
 

 

(关键字:武钢 高炉)

(责任编辑: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