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钢全公司根据《包钢瘦身健体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优化改革工作方案》精神,推行单位(部门)负责人逐级选聘员工新机制,并制定实施细则,以此实现人力资源动态优化,创新员工选聘办法,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员工选聘机制。
推行逐级选聘员工新机制目的是为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扭亏为盈,建立符合集团管控需要的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各单位(部门)实际需要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选拔机制。
实施细则指出,由集团公司选聘任命集团及包钢股份、北方稀土机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并实行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导选聘班子成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办法。同时,各单位要逐级选聘各部门(车间)、工段、班组等层级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现已聘任的管理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序列人员全体解聘,结合集团公司机关和包钢股份、北方稀土机关人员优化情况,重新公开竞聘上岗。操作人员也要根据岗位需求、知识技能和劳动贡献等方面重新竞聘上岗。
公司选聘员工坚持公开竞聘、双向选择,公平公正、择优录用,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稳妥推进、以人为本的原则。
选聘时,各单位定编、定岗、定员应以2015年生产区域性质界定、岗位性质界定和定员核定工作为基础,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精干员工队伍的通知》重新核定后的结果为基准,结合近期劳务用工项目清理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逐级选聘办法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原则,首先选择白云铁矿、动供总厂、炼钢厂、轨梁厂、稀土钢板材厂等5家单位作为试点,对各部门(车间)、工段、班组等层级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逐级公开选聘。结合集团公司、包钢股份、北方稀土机关人员优化分流情况,统筹兼顾,重新设置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组织公开竞聘上岗。结合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选聘情况,逐步开展操作人员重新竞聘上岗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全公司全面推开逐级选聘工作。
新机制实施细则要求,试点单位要制定逐级选聘工作方案并履行民主程序;单位党委(总支)要履行主体责任,纪检委员要履行监督责任,确保逐级选聘工作公开公正、遵纪守规;公司纪委要强化监督和问责力度。选聘方式要根据试点单位实际情况,可采用理论考试、实操考试、面试答辩、日常考核、综合测评、组织考察等多种形式,既要量化可行,又要灵活多样。试点单位选聘方案及公开竞聘岗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于2017年3月20日之前上报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人事部)和包钢股份组织人事部,核定通过后在公司OA网和试点单位内部公示。
试点单位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竞聘要面向全公司全民合同工及人才派遣员工,以此畅通公司机关与基层单位及各单位间人员流动通道,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应聘人员要本着实事求是、人岗相适的原则,根据试点单位公开竞聘岗位说明合理选择,报名截至4月10日。
为确保完成公司人力资源优化改革任务,具体选聘工作由试点单位自行组织,确保竞聘人员通知到位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公开竞聘结果须在单位内部公示,同时上报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人事部)及包钢股份组织人事部,并在公司OA网公示。试点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逐级选聘工作在4月30日前完成;操作人员逐级选聘工作在6月30日前全部完成。
试点单位对公开竞聘未能上岗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要采取择优录用的方式置换目前公司清理劳务总包项目的缺员岗位,可在本单位内部置换或跨单位选择。相关单位要抓住全公司劳动用工改革及人力资源优化的关键时机,即时清理所有劳务用工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公司“零劳务”目标。
各单位要加强劳动纪律管理,结合ERP人力资源模块上线运行这一契机,继续严格落实《关于专项清理整治各类闲散人员的通知》内容,对违规违纪、长病长休、长期不打卡、打卡不上班、上花班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加大查处及责任追究力度。对于员工连续旷工5个工作日或年度累计旷工10个工作日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30日内未处理的,对相关单位和其各级管理人员追责。
新机制实施细则明确指出,逐级选聘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全程公开透明,依法依规操作。竞聘人员成功竞聘一个岗位后,不允许再竞聘其它岗位;竞聘人员可以向下延伸选择低于原职级的岗位,原则上不涉及职级提升。试点单位要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妥善安排逐级选聘工作进度,做好政策解释和化解矛盾工作。试点单位内部竞聘上岗人员自行办理内部调动手续,外单位竞聘上岗人员名单需上报统一办理调动手续。按照统一部署,各单位逐级选聘工作在9月30日前完成,公司鼓励非试点单位自主申请提前或与试点单位同步开展逐级选聘工作。
(关键字:包钢 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