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局网站消息,2017年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9%,比上月微落0.2个百分点,继续在扩张区间内平稳运行;中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之上;小型企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抵近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4.3%,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持续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生产扩张步伐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下降。
从业人员指数为48.8%,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有所减少。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虽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但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放缓。
新闻链接:统计局解读: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稳中有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30日讯 2017年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稳中有升
11月份,制造业PMI为51.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年均值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本月主要特点:一是供需两端均衡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3%和53.6%,分别比上月上升0.9和0.7个百分点。在生产和市场需求扩张加快的同时,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为53.5%,升至年内次高点。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2.9%、53.2%和53.1%,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三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回暖,进出口稳步增长。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8%和51.0%,均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制造业外贸保持稳定回升。四是价格涨势继续趋缓。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9.8%和53.8%,均连续两个月高位回落。
调查结果显示,本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均位于收缩区间,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表明部分传统行业扩张动力有所减弱,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9%,比上月微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年均水平,继续在扩张区间内平稳运行。中型企业PMI为50.5%,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之上;小型企业PMI为49.8%,比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抵近临界点,表明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位运行
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且高于年均值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增速有所加快。
服务业保持稳定扩张。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位于53.5%以上的景气区间。随着制造业增速的加快,与实体经济高度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1.7%,为年内最高点。从行业情况看,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和“新零售”概念的推动下,以及“双十一”促销活动等影响,批发零售、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邮政快递、装卸搬运及仓储等行业业务总量实现快速增长,商务活动指数明显高于服务业总体水平。受运输结构调整和房地产调控等影响,道路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建筑业景气度明显提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4%,比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升到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1%和65.6%,分别高于上月1.0和2.4个百分点,建筑业需求稳步增长,生产增速加快,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向好。
(关键字:制造业 采购经理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