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元指数先抑后扬,收盘大涨,创近1年新高。在此背景下,6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下调344基点至6.4306元。分析人士认为,美元在经济基本面及政策周期上的领先优势增强,或支撑其进一步走高,人民币对美元将小幅承压。
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75%至2%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2次加息,也是自2015年12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第7次加息。
美联储决议加息25BP,在市场预期之中,但公布的利率点阵图发生变化:加息4次的支持者数量达到7人,打破前期平衡,意味着到今年底前,美联储有可能还将加息两次。此前美联储则预测2018年总共加息3次。
期货市场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对2018年加息总次数的预测也由之前的3次调整为4次,年内再次加息时点或在9月,概率高达81%。
受此影响,国际市场上美元指数一度上破94大关,但随后承压回落。分析人士称,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市场的关注焦点转向了欧央行。欧央行6月14日议息会议会讨论退出QE。作为美元指数中权重最大的货币,欧元走势对判断美元指数短期走势至关重要。
周四亚市及欧市早盘,美元继续调整,一度下跌了0.25%左右。不过,随后欧洲央行发布的政策声明,致欧元暴跌,进而提振美元指数止跌反弹,大幅冲高。
欧洲央行声明称,QE将在今年12月底结束,但意外宣布维持利率不变至少到明年夏天,这使得市场下调对其加息的预期。随后的德拉吉新闻发布会则是进一步令欧元承压,德拉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没有讨论加息,同时更新了通胀预期,预计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通胀都为1.7%,同时预计GDP将在2018年增长2.1%,2019年增长1.9%,2020年增长1.7%。
最终,周四欧元兑美元跌1.9%,报1.1567美元,创近两年前英国退欧公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欧元兑日元下滑1.64%,至127.975日元,为逾四个月来最大日跌幅。美元指数大涨1.45%,报94.9264元,创近一年以来新高。
另外,美国方面最新公布的零售销售、进口价格指数均强于预期,初请失业金人数少于预期。美国5月零售销售环比0.8%,预期0.4%,前值0.3%。美国5月进口价格指数环比0.6%,预期0.5%,前值0.3%。美国6月9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21.8万,预期22.3万,前值22.2万;续请失业金人数169.7万人,预期173.2万人,前值174.1万人修正为174.6万人。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欧洲央行如期宣布退出QE计划,但也表示未来一年基准利率很难出现上调,美联储则暗示可能加快升值步伐,两相对比,美元相对利差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同时年初以来欧洲经济表现反复,美国则延续强劲增长,就业市场持续紧张,基本面的优势进一步支撑美元走势。短期来看,美元继续走强的概率在加大。
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业内认为,美元指数走势仍具有重要影响,如果美元指数继续走高,人民币对美元仍将在一定程度上承压。另外,市场对未来贸易顺差收窄、经济增长走弱的担忧,也可能影响人民币汇率预期。
不过,从目前来看,美元走强对人民币汇率及资本流动的不利影响还相当有限,外汇市场供给大致保持平衡,人民币贬值风险依然可控。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8年6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306元,1欧元对人民币7.4379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812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1928元,1英镑对人民币8.5228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998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4768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7778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449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4.9045元,人民币1元对0.6199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7533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91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9.25韩元,人民币1元对0.5711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8317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3.3736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7604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1.0015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602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650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73762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2386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5.0161泰铢。
(关键字:人民币 中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