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央行开展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部分对冲今日到期的1800亿元逆回购之后,实现净回笼1000亿元,为连续第4日净回笼。分析人士称,月末财政支出规模可观,流动性供给有保障,短期资金面紧张仍限于局部,跨月后料将明显改善。
本周进入年中考核时点,到期央行逆回购又较多,全周共有67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并有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不过,季末财政支出力度往往较大,可形成规模可观的流动性供给。
按央行的预测,本周财政支出供给的流动性,应足以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并将进一步推高流动性总量。这解释了近几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为何转向净回笼。
6月下旬以来,市场资金面还是有所收紧,主要体现在跨季资金紧张、价格上涨上面。
6月27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利率除7天品种外全线走低,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再跌12BP至2.33%,14天和21天期回购利率分别跌11BP、31BP,但7天期回购利率仍上涨6BP至2.87%。
Shibor方面,隔夜Shibor加速下行,下跌7.3BP至2.445%,代表性的3月期Shibor再跌1.90BP至4.242%,连跌7日。不过,主要的跨季品种1周Shibor、2周Shibor分别上涨了0.3BP和1.3BP。
交易员表示,从全口径的质押式回购利率来看,近期跨半年末资金价格上涨较显著,7天回购R007加权利率已升破4%。临近半年末时点,以7天为代表的跨季资金成为一众非银机构、中小行追逐的重点,但大行融出不多,月末季末常见的流动性分层现象再现。不过,总的来看,当前资金紧张仍限于局部,月内到期资金还很充裕,隔夜资金基本减点成交,融出大量,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说明流动性总量确实没有问题。
交易员认为,随着半年末来临,未来一两日7天甚至隔夜资金也会出现一定的紧张,但这种局面不会持续太久,也不大可能继续升级。14天等更长期限的资金价格已开始回落,3个月Shibor连续走低,表明市场对未来流动性预期趋于乐观。预计跨季后,资金面将迎来明显改善。
(关键字:央行 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