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贸企业被追债曝银行坏帐问题

导读: 中国多家银行追在钢铁贸易企业身后讨债,并把这些企业的高层告上法庭,以追还一些钢贸企业表示最初他们并不需要,如今也无力偿还的贷款
关键字: 钢贸 坏帐 银行

9月3日电 中国多家银行追在钢铁贸易企业身后讨债,并把这些企业的高层告上法庭,以追还一些钢贸企业表示最初他们并不需要,如今也无力偿还的贷款。

银行如此努力地追讨贷款,再度体现出在中国领导人考虑推出另一轮经济刺激措施,银行担心坏帐高筑之际,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压力。

银行与钢贸企业之间的交锋也暴露了2008年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措施的弊病,对那些主张向经济体系挹注更多资金的人士来说是个警告。当年,中国银行提供的资金极大地促进了钢铁贸易的繁荣和急速扩张。

但那些贷款在起到应急作用后,要么发放规模过度,要么管理不得当,或者两个毛病兼而有之。钢贸企业高层表示,注入的资金过多,他们不得不将钱拿去投资房地产和股市。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推出四万亿,银行拼命借钱给周宁的贸易商,"上海顺泽钢铁贸易公司负责人Li Huanhua在最近一次庭讯中对法官表示。"我们不需要那些钱,所以就将钱做其它投资,比如房地产。"

卖房还款

虽然大部分贷款的确是用於钢铁贸易主营业务,但贸易商也承认,一些钱也被用於来投资房地产和股市等领域。

截至去年底,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总负债约为4,000亿美元--相当於南非的经济规模。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称,仅一些主要钢铁厂的负债就高达2,000-3,000亿元人民币(320-470亿美元)。

中国银行采取如此激进的放贷做法,其中许多还是国有银行,这与金融体系内压力日增有关系。中国银监会本月指出,中国大型银行的业绩显示,他们的盈利增幅降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程度,同时坏帐连续第三个季度增加,截至6月达到4,565亿元人民币(718亿美元)。

因为上海螺纹钢期货价格较2009年高位已接近腰斩,跌破每吨3,400元人民币(540美元),导致钢贸企业在银行的坏帐问题上风险更大。

随着钢铁市场受产能过剩、高负债和钢价下跌的冲击而急转直下,银行和监管当局耳畔响起了钢铁行业贷款风险的警钟。6月时,中国各大银行接到监管当局命令,要求其减少对钢贸企业发放新贷款。

钢贸企业高层纷纷抱怨银行业的做法太过极端。

"银行应该考虑大局,而不是只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周宁商会执行会长肖志成表示,"他们没有向病人输更多血,反而还选择不断抽血。"

诉诸法庭

在上海一个法庭上,钢材贸易公司的李(音译)老板竭力抵挡着令他有些讨厌的银行。中国按规模计第八大银行——民生银行正试图收回对该贸易公司的300万元人民币(472,100美元)贷款。

当民生银行在6月份要求偿还贷款时,李老板想出售她曾用作贷款抵押的两套上海公寓,但在楼市低迷之际,她在开庭前未能如愿。

她请求给她更多时间来偿还贷款,像这样的中国银行业者起诉钢材贸易商的案件有20多宗。诉讼的被告方通常是雇员人数不足50人的小规模贸易公司,因规模较大的国有钢企拥有更多现金储备。

这些钢材贸易公司主要分布在上海或及周边地区,是一个由来自福建省周宁县的贸易商组成的严密业务网络。在2009年鼎盛时期,在上海地区约有12,000家钢材贸易公司,占上海生产总值的将近3%。

有人估计,随着钢材价格在2011年第三季暴跌,钢材贸易商的数量已减少一半。

"通常情况变得极其严重时才会上升为法院的案子,"中国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一位信贷人员表示,他因事涉敏感而要求匿名。"我们的一些借款人失踪。有人逃往海外,另一些人更换新的身份证并搬往异地。"

该信贷人员称,中国最大钢材贸易公司之一一洲钢贸的老板携妻儿逃往国外,留下约10亿元人民币(1。57亿美元)的银行贷款,其中也包括交行的贷款。

但打电话给一洲钢贸没有获得回复。

在上海的这间法庭上,民生银行的代理律师在庭审后向李老板透露,银行也是没有办法才追讨贷款,因他们听说,一些身负数千万元贷款的借款人失踪了。

"一位贸易商在借款2,300万元后逃往澳洲,也有借款人同时将名下房产抵押给多家银行。"前述民生银行代理律师在庭后表示。"因此银行非常谨慎,一旦借款人不还钱,就会对其立即采取行动。"

另一位钢铁贸易商提到,银行曾承诺一旦偿还原有贷款,就将发放新贷款,但还钱后银行就撤销信贷额度。

"一些银行是骗人的,说让我们还清旧贷款就会发新贷款,但他们收回去后,都不放了,"上海一家小型贸易公司肖经理透露,该公司只有八名员工。

一些贸易商指望能从银行获得新贷款,便借下民间高利贷以偿付银行贷款,但当银行切断资金来源时,他们陷入高利贷的沼泽中。

"今年民生银行的条件更加苛刻,不仅要求使用公司资产作为抵押,还指定借款人动用个人房产作为担保,"肖经理提到。

高风险,高利率

对银行来说,对钢贸企业的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利润很高。

据一些业内人士称,中国民生银行对中小型钢贸企业贷款收取的年利率最高达24%,是官方同档贷款利率的四倍。

银行人士表示,他们之所以收取更高的利息,与钢贸企业附带的高风险有直接关系。民生银行行长助理石杰表示,根据中国贷款分类制度,民生银行没有一笔对钢贸企业的贷款属於不良贷款。

"钢贸行业的风险尤其高,"石杰说。"我们一直在非常小心地控制相关风险,如果出现问题,就与借款企业商议出合理的协议。"

在中国,贷款只有在逾期超过90天,且借款方无法支付利息时才会被划分为不良贷款。否则,问题贷款将被列入所谓的"关注类"贷款,或可称为"逾期"贷款。

中国国内钢价在2009年4-9月期间上涨了25%,之后大跌。钢铁业搭乘钢价大涨之东风时,银行贷款让他们得以向其它行业展开投资。

最常见的贷款方式是向企业提供信用额度,银行为钢贸企业支付货款,然后给企业3-12个月的时间偿还贷款。这为钢贸企业提供出售商品,然后用所得款进行投资的机会窗口。

钢企高层表示,他们对钱来者不拒,有时现金的确被拿去投资房地产,或者甚至进入"影子银行"体系,即他们将获得的贷款以更高的利率贷给第三方。

部分老板选择跑路和自杀

中国银行表示,对钢铁和造船等存在产能过剩风险行业的贷款占其总贷款的比例不到4%,坏帐比率低於整体贷款的坏帐比率。

"我们打算降低对存在产能过剩风险行业的曝险,"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表示,"在银行内部,我们将加强风险控制措施,并与客户一起降低风险敞口。"

从中国建设银行等几家银行贷过款的上海钢闽金属材料公司表示,多数贷款资金被用於购买钢铁,不过的确也有一些被用於进行其它投资。

"很显然,钱是要用来花的……不能让它们存在银行账户里,"上海钢闽金属公司总经理Su Cheng表示。"我们认为最终能与银行达成合理协议。我们只是需要更多时间。"

他的许多同行可不像他那么自信。

有关钢贸企业老板跑路的报导越来越多,本地媒体也不乏有关公司老板因为负债而自杀的报导。

评级机构惠誉上周表示,中国钢铁业继续受供应过剩和价格疲软困扰的状况将持续至2013年第一季。中国最大钢铁厂商宝钢预计,第三季处境将"最为艰难"。

"银行有充分理由不看好钢贸企业,"法国巴黎银行投资管理公司驻香港的亚太股票业务主管Arthur Kwong。"如果某个行业中很多人在贷款逾期后跑路,那个行业肯定不会吸引众人的兴趣。"
 

(关键词:钢贸  坏帐 银行 )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