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商与经济的“阵痛期”

2013-2-18 8:36:27来源:中国证券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持谨慎乐观的不只有老夏,和老夏相识的老肖也是钢贸商里比较冷静的老手。老肖是地道的福建周宁人,七八年前由亲戚介绍来上海做钢贸生意,现在已经在上海安家落户,春节前一周,见到老肖是在上海最大的钢材市场松江钢材城,她没有和老乡一起回老家过年,而是选择留下来了。

老肖说,和她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几个老乡,因为今年冬储普遍较晚,手上备的货没几天前才到。老肖指着自己租下来的露天仓库说,“这些螺纹钢有五六千吨吧,往年是今年的两到三倍,这里都堆满了就借用别人的仓库,今年我们已经算是有勇气的了。”

做钢材这一行,福建周宁人的名声是响当当的,由于曝出钢贸商资金链断裂,仓单造假骗贷事件,信誉受损严重,银行抽贷情况严重,不少钢贸商难以忍受重负,数量减少了近三四成。

“主要栽在仓单质押上面。”据上海大柏树钢市一钢贸人士透露,以前有一些同行,自己和仓储合伙,或者自己多注册几个公司,目的就是为了重复质押去融资,现在这类公司好多都消失了。“中山北路江湾钢市是上海最早的一家钢材市场,前几年三四千元的店面月租金,现在一两千元还没人要,里面差不多空了一半。”

该人士说,钢贸这一行当,福建周宁人可谓三起三落,上世纪90年代末和2007年都有过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融资出问题也不是这两年才有的事,只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已。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便是现在,钢贸业也不乏赚钱的人。老肖说,从他20年的经验来看,现在做终端的贸易商是最稳当的,拿到工地合同再去市场采购,没有存货;另外,一些小型纯贩货的钢贸商也是赚钱的,没有存货,财务成本低廉,风险也小;还有就是做期货套保的企业,能够锁定价格风险,可是没有多少钢贸商不去投机,栽在期货上的人也不少。

其实,不止是钢贸商。2012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和财务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中国钢铁(行情 专区)企业生产经营再次陷入低迷,钢铁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亿元,同比下降4.3%;实现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98.2%,销售利润率几乎为零(只有0.04%).

当下,中国经济同样面临着“阵痛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增速之间的纠结,如同螺纹钢在市场中的忐忑心理一样,政策面、资金面的利好预期,都有利经济上行,但另一方面,如同钢铁业“过剩格局”未改,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过分乐观并非好事。

(关键字:钢贸 经济)

(责任编辑: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