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公司加大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工作力度,炼铁厂作为工艺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降低“铁成本”上研究考量,与热电厂联手在“风”上做起了文章。从2月底到3月20日,仅减少冷风购买量一项,炼铁厂就节约资金223万元。
高炉生产用风量不是一个定值,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风量。以往根据高炉需求和安全保供的要求,热电厂采取大风机高负荷供风方式,当冷风输送到高炉后,再由炼铁厂人员根据生产需要调节高炉用风量,富余冷风直接对空排放。而排掉的这部分冷风就相当于风的生产单位——热电厂做了无用功,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如何使鼓风机更加合理经济地运行,在保证高炉生产的前提下,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为解此题,在公司生产部的组织下,热电厂专门成立攻关小组,提出将备用5号汽轮鼓风机代替供风量大的1号汽轮鼓风机,改变“大马拉小车”的粗放式配风方式,以达到高炉放风阀全部关闭的最终目标。
高炉生产不允许该项试验有半点失误。试验中,第一个出现的“拦路虎”就是汽轮鼓风机机组的操作系统能否满足高炉频繁加减负荷要求,而两厂岗位人员如何联系配合,杜绝汽轮鼓风机机组发生跳机危险等问题也接踵而至。热电厂生产部部长李平与鼓风车间主任马鹏程召集手下得力干将,制定方案,反复论证,通过加强设备巡检、监护、特护和沟通联系,并邀请炼铁厂相关人员到现场参加调试,解决了两厂共同的难题。经过两周的试验,2月底,热电厂彻底实现了精细化配风。目前,两厂生产平稳,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也随着5号高炉基本实现高炉放风阀全关闭而落地生根。
张延安是5号汽轮鼓风机运行司机。改变配风方式后,他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他表示,现在虽然累点儿,但心里舒坦,原来看着生产出的冷风白白浪费,大家都觉得心疼。下一步,热电厂将根据不同季节、高炉的不同需求,进行及时调整,将此经济运行的模式运用到各风机中,为炼铁厂降低生产成本助力。
让联合降本更从容
目前,公司钢铁主业生产厂矿近20家,它们之间可谓环环相扣,像炼铁厂、热电厂这样联合降成本的组合并不是第一对,却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新的降成本之路。
钢铁企业所面对的未来市场将更加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想要逆流而上或者保证根基稳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想方设法增加效益的同时,不断压缩生产成本。从2010年包钢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以来,历经3个年头,年年降本使许多单位感到非常吃力,但这并不代表降本工作已经触底,在“抠”完自己后,各单位是否应该跳出本单位看降本,把降本工作的视野打开,与上下游兄弟单位加强沟通协作,重新梳理工艺流程,联合寻找降本工作新的突破口。
推行内部成本核算,工序之间的“兄弟关系”也有了“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其实,正是这种利益关系促成了兄弟之间更紧密地联手。如今,公司降本增效进入深水区,关起门来深挖内潜固然不可少,但埋头苦干的同时也应抬头看路,广阔的视野里,总有合作共赢的风景。炼铁厂和热电厂这次成功联合降成本,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降本增效有了更多这样的“你情我愿”,降成本,才能从打开一条缝隙,变成推开一扇大门。
(关键字:包钢 炼铁 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