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从内部进行挖潜是行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而技术挖潜正在成为这项工作的强大引擎。炼轧厂精炼作业区热渣循环技术助推挖潜增效,年可创效168万元。
走进炼轧厂精炼作业区的协理工程师办公室,一位技术人员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技术人员的身后,放着一张办公桌和一把椅子。就在这个简陋的小屋里,该厂技术人员正在总结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热渣循环技术。
优化工艺降成本
钢铁市场形势持续低迷,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内部进行挖潜是行业应对危机、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炼轧厂精炼作业区自去年7月成立后,积极开展科技项目攻关,通过精炼热渣循环利用助推挖潜增效任务超额完成。
据该作业区LF炉工艺协理黄聪介绍:“在此项科研项目中,资金投入几乎为零。项目研发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优化现场工艺,发挥现场生产组织灵活、过程易于监管、风险系数低的特点,利用资源循环原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去年8月份,科研人员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精炼热渣循环的可行性后,9月份就开始在现场批量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及总结评价,确定热渣循环利用的钢种、次数、精炼炉操作模式和生产组织模式。在对初期热渣循环利用进行试验和系统性分析后,最终制定了具体控制方案。
随后,科研团队通过现场跟踪评价,对控制方案进行评估,剔除控制措施中不具有操作性的部分,修订出具有操作性、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并将精炼热渣循环利用从试验阶段推向常态化,下发了《精炼热渣循环利用常态化控制规程》,在全厂推广使用。
循环技术见效快
生产过程中,LF炉精炼后的钢渣仍具有一定的硫容量,有再利用的价值。此外,钢水浇注后,钢包内产生的浇余是无法避免的,浇余量一般占到整炉钢水的0.6%—1.5%,大量的热态钢渣掺杂着浇余钢水,不但排放困难,而且降低了金属回收率,增加了钢铁料和辅料的消耗。
科研人员通过试验证明,LF炉热态精炼渣的循环使用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能够降低资源消耗,使循环渣中的余钢得到回收利用,从而保证了精炼钢水的质量及基本工艺要求。
在此项科研项目研发前,炼轧厂精炼比控制在85%左右,高精炼比条件下LF炉辅材消耗量较大,精炼辅材作为精炼炉主要消耗项,对精炼作业区综合成本影响较大。
项目实施后,热渣循环炉次较普通炉次能实现成本节约2元/吨,按目前平均月产量20万吨计算,每月热渣循环炉次比例约为35%,月产生经济效益约14万元,年创经济效益约168万元。
该科研项目的牵头人,炼轧厂副总工程师蔡丽勇说:“热渣循环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据了解,目前,炼轧厂科研团队正在为该项科研成果申报专利。
(关键字:酒钢 炼轧 钢铁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