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刷屏 雾霾引钢铁行业深思

2015-3-3 15:11:43来源:中国选矿技术网作者:余亚萍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月的最后一日,duang的一声,不管是各大网站的头条、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都被柴静和自费调研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所牢牢占据。自从完整的看完了这个视频,我都不敢过分的呼吸了,钢铁行业还没好好庆祝降息,就要直面环保质问。此调查公布在两会前夕,迫使两会必然将环保问题的讨论成为重中之重。钢铁污染已经赤裸裸的摆在所有民众面前,但当重新审视这个严肃的话题时候,治理雾霾钢铁行业又将何去何从了呢?

第一部分:污染钢铁企业退出困难的阻碍

难题一:生产大省转型该如何破局?

生产大省发展钢铁支柱行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但已逐渐不符合工业化发展趋势。2004年起,中国钢铁行业迎来供不应求的黄金时期,钢铁产品利润可达千元之多,包括河北在内的多省利用本省及山西省的铁矿和煤炭资源,在临近京津冀及华东重要消费地的区域优势上,发展起了大量的民营钢铁企业。但自2012年起钢铁行业逐渐日落西山,但钢铁生产大省以及对支撑型产业存在强烈的依赖,在国内经济增速下行过程中,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恶性价格战等一系列问题,当一个行业由盛转衰,政府如何摆脱其限制是多省遇到的重要障碍。

难题二:公众的健康与生存该如何平衡?

大部分群体的健康利益及少部分弱势群体的生存利益需要平衡。当想到“环保“两字时候,几乎所有人想到的是正面的,但几乎可以确定的说,“随便挥舞环保大棒”都是负面的。钢铁行业给生产大省的居民带来的利益是实在的,在钢厂上班意味着,从年收入不过千的农民转变为月收入过千的居民,所谓”奔小康“的定义对钢铁企业的职工来说大抵不过如此,而马斯洛需求又决定了这些群体的关注重点——是生存,而不是生活。目前钢铁从业者面临的局面,虽然规模上不及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纺织女工下岗,但却更加复杂和严峻。因为这涉及到“如何在不侵害大多数人利益之下,保障少部分弱势群体的生存利益“的难题。

难点三:退出后的限制土地如何再利用?

退出的钢铁企业因成本与利益的博弈存在着拆与不拆的权衡。钢铁企业关停退出后,其占用的土地存在拆除成本,更为严峻的是其污染治理成本。若企业拆除后,有其他行业的生产或服务企业进驻,土地闲置问题尚能通过资本力量较为容易的解决。若没有企业愿意”接盘“,拆除后的土地要么荒废,要么只有复垦,但无论哪种结果,当地政府和民众都需要承担土地价值下降的结果。

难题四:企业债务如何妥善处理?

钢铁企业债务处理问题牵涉极其复杂。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2012年钢贸融资危机爆发,以及山西最大民企海鑫钢铁的破产,都折射出钢铁行业的资金链之长,及其中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复杂关系。经营不善的钢铁企业存在着一定的隐形债务隐患,而债务由谁来背书,是个复杂的问题。此外,部分民营钢铁企业是村民集资投建,企业倒闭后,尚未收回投资的村民该如何处理投资资本打了水漂,这将影响到中产阶级的家庭资产。

难题五:民众情绪如何疏导与平衡?

对柴静自费视频的热情是公众对环保问题关注甚至压抑的重要情绪疏通通道,而环保部领导人换帅以及接下去两会可能出台的环保政策将是公民情绪的重要疏导渠道,这有助于公民加强对新一届政府的信心。但在钢铁生产大省,也有很多民众为自身的生存利益而奔波上访。因此,对政府来说,还需要平衡各方的不同诉求。

难题六:环保产生的各类成本由谁承担?

理论上,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由下游企业及最后的消费者来承担。目前钢材价格仅为过去数年高峰时期的一半,利润率较高的家电行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汽车行业均存在成本转移的可能。但行业供给过剩的事实,下游房地产等行业需求增速放缓,钢铁企业给下游垫资等被动局面,都使得企业很难从市场机制中转移自身环保成本。因此,需要在保证市场化运行的基础上,如何通过环保税、环保罚单等惩罚性、转移性措施,解决钢铁企业环保成本转移困难的问题。

第二部分:对难题的理解和看待

钢铁行业不仅仅是行业本事的问题,其突破口主要在宏观层面和基层,而基层又是产生很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对钢铁行业的整顿和治理应事无巨细。河北钢铁行业是京津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缩影,而同时河北钢铁行业又是整个钢铁工业的缩影,这意味着大部分企业既是环境污染的施加者,但同时也是受害者维稳不单单是政府面子上的问题,是事关千家万户的事情,这和生存问题有关大部分人的权利要维护,这涉及幸福总量,但少部分人的权利也要维护,这涉及幸福覆盖面企业倒闭后的债务问题由谁来承担,税收减少的地方政府可能很难单打独斗。在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情绪化关注下,企业退出后的土地是用来建造过剩的房地产、其他高污染企业,或产能过剩企业,还是冒着复垦土地可能生产出“问题大米”,公众情绪需要正确疏导。

第三部分:破解之道

破解方法一:政策层面

中央应对高污染省份给予一定的发展政策上的战略倾斜,为省市“打通不畅的经络”,通过鼓励其发展非钢产业,环保资金补助等形式帮助其去钢铁化。钢铁生产大省应逐渐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如河北张家港、承德等环京四设区市通过逐渐发展转型为首都生态功能区,海边省份通过发展旅游行业,来压缩钢铁产能,唐山等钢铁生产大省应通过鼓励发展其他工业行业,加快降低对钢铁行业的过度依赖。政府对因企业关停导致的失业人员给予最低收入和再就业等就业保障和扶持,政府可仿照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欧洲钢铁经验,对主动关停退出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偿,逐步分阶段的放开资本市场,借助民营或国外资本力量帮助企业稳定退出。

破解方法二:企业层面

企业自身应勇于承担过去错误投资导致的关停风险,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应尽快发展非钢产业,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转型,资金实力规模较小的钢铁企业应尽快抱团取暖,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结束单打独斗局面。企业应改变价格战、规模战的思路,通过生产环境友好型的高附加值产品,将环境成本向下游终端企业和消费者转移。借鉴国内外厂房改工作室、纪念馆等多种经验,逐步探索钢铁厂房退出后改造利用的成熟解决方案

破解方法三:民众层面

河北钢铁从业者应将自身打造为钢铁金融及服务型人才,其余从业人员可加快向政府主要推动的非钢产业发展,教育背景较好的人才可以去其他省市发展,积极应对钢厂关停导致的投资资金缩水,化解其对家庭生活质量产生的冲击。

 

(关键字:钢铁 雾霾)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