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相关铁矿石价格指数跌破50美元,创下了这一指数发布以来的新低。
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中国在这场暴跌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4月15日公布的全国粗钢产量:一季度产量为20010万吨,同比下降1.7%,这是20年来的首次下降。
在铁矿石价格大跌之际,近期中国政府决定,自5月1日起,适当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减按规定税额的40%征收。此前征收比例是80%。
“降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矿山减负。”上海钢联铁矿石分析师支海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矿山的盈利已经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后期铁矿石价格仍难言乐观,所以本次减负对行业的影响并不大。
受铁矿石价格暴跌影响,产业链上的贸易商、国内矿山、钢铁企业以及下游用户,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进入一个长期的转型阵痛期。而当铁矿石重新回归买方市场,中国能否夺下定价权?
全行业陷低迷
4月以来,62%铁矿石价格指数最低报于47.5元,和2015年年初的70美元相比,跌幅超过30%。而在2014年年初,这一指数为134美元。
在这个铁矿石走势图上,呈现出一条不断下探的“下坡路”:毫不迟疑、深不见底。作为全球第二的大宗商品,国际铁矿石价格一年多的跌幅已远远超过原油。
首先感到寒意的,是国内众多的铁矿石贸易商。
青岛世纪瑞丰集团是当地较大的铁矿石贸易商之一。目前和公司合作的几家大型钢厂对铁矿石的供货量有所减少、发货周期延长。
“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下,让相关部门重视目前贸易商面临的资金问题?”青岛世纪瑞丰集团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大矿山还允许贸易商赊账,但是现在根本没有可能。而且由于铁矿石贸易不景气,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卡得很严,获得贷款、授信非常困难。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其直接产品就是钢铁。过去的十多年里,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下,钢铁产量以高达年均16.3%的速度增长。中国的粗钢产量也接近全球的“半壁江山”。
正因如此,钢铁产量也被视作中国经济增速的“风向标”。然而现在,这个“风向标”似乎转向了。在这条产业链上游,主要的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的数据同样难言乐观。一季度房地产开工面积同比下降了18.4%、商品房销售下降9.8%;一季度汽车的产销量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这些数据均表明,中国增速放缓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过去钢铁、铁矿石身处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返。
4月15日,中国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之后,高盛、摩根、花旗多家国际投行再度下调铁矿石价格预测。其中,花旗银行更是预测2015年三季度铁矿石价格将探底至36美元/吨。
“后期铁矿石将在40~60美元之间低位运行。”中国钢铁行业协会特约分析师薛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资源税改革提上日程
铁矿石行业面临的困境,已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决定,自5月1日起,适当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减按规定税额的40%征收。
铁矿石资源税从1994年开始实施“从量计征”,遵照“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并按资源自身条件和开采条件的差异,为每一个课税矿区规定适用税额,征收标准平均为15元/吨。
“中国独立矿山大多隶属于钢厂,所以拥有自有矿山的钢企和独立矿山受益。”根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的分析,本次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可以使得矿企相应每吨产品减少4~8元的成本。而按照2014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15.10亿吨计算,此次减税将为企业最多减负120.8亿元。
但在支海蕾看来,这种调价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因为国内矿产的开采成本大约在60~80美元/吨,目前的铁矿石价格已经远远跌破了国内矿山的成本线。而且国内的铁矿石资源多数属于“贫矿”,政策进行扶持的意义不大。
长江证券分析报告中也指出,铁矿石每个时间段的价格都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通过资源税调整降低铁矿石成本并不是有效之策,反而会加大铁矿石下跌预期,而且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空间也会被价格暴跌吞噬。
亦有研究人士指出,本次铁矿石资源税下调只是一个开始,后续中国铁矿石领域将有更多的税费需要进行改革。
在中国,矿山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除了企业普遍增收的税费外,还包括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采矿使用费以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地面塌陷费和水资源费等。
根据“我的钢铁网”研究员史正磊的测算,以河北唐山的矿山为例,税费总额占矿山开采生产成本的21.7%,其中资源性税费占总成本的10.4%。其中,资源税仍是企业所缴纳税费的最大头,占比约为23.5%。
记者此前亦从一些地方财政部门了解到,铁矿石将是下一个资源产品改革的对象,其思路也将和煤炭相同——先清费,后立税。
争夺定价新秩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部主任王颖生此前曾表示,中国铁矿石企业后期税费减负潜力比较大,有的地方占到成本比例超过20%,减负到位将加大中国矿企竞争力。
目前,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矿山虽然受价格暴跌冲击,但仍没有减产计划,反而都增加了2015年铁矿石产出量。有分析人士看来,三大矿山旨在进一步占有市场,争夺定价权。
长期以来,中国铁矿石缺乏话语权。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70%,但是上游铁矿石资源高度垄断在三大矿山手中,中国企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但随着铁矿石价格暴跌,供需双方市场亦发生逆转——铁矿石进入买方市场,中国铁矿石定价权争夺迎来新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国,澳大利亚因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下跌也受到较大影响。最新的消息显示,澳大利亚财政部长JoeHockey计划与中国官员就铁矿石需求的问题进行磋商。
“中国对于铁矿石定价权的探索一直在进行中。”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李正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年10月18日铁矿石期货上市以来,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的效应正在显现。在铁矿石期货上市之初,外界曾经对这一期货品种有过很多的质疑,一些机构认为这只能是个指数,不能进行实物交割。但是从运行一年半的效果上看,非常成功。
李正强表示,自铁矿石期货上市后,影响和成交量也在逐步活跃,铁矿石期货持仓量已经占到全国的44%。而铁矿石期货必须对外开放、推向国际,后期大连商品交易所也将展开针对铁矿石的国际业务,目前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到位。
在铁矿石重回卖方市场的同时,随着大连商品交易所、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等平台的创新,中国能否真正拿下铁矿石定价权,仍有待时间证明。
(关键字:铁矿石 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