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美国市场再发力是老棋局还是新战略

2015-8-21 8:40:50来源:家电圈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最近,中国家电品牌在国际市场频频发力。继海信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后,8月17日海尔美国传来消息:未来五年内,将投入7200万美元(约合4.6亿元人民币),扩大在美国工厂的规模。

如果放在20年前,这样的事情可能并不会发生。那个时候,中国是为众多工业大国转移制造产业的“首选基地”。要是哪个中国家电企业在美国建工厂,不少人一定会觉得它疯了。

而海尔就是这样一家“疯了”的企业。早1999年,海尔投资3000万美元(约合1.92亿元人民币),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市建立第一家工厂,当时质疑海尔的声音不绝于耳,纷纷猜测海尔舍弃本土的制造业优势到海外建厂的中国制造,能在美国存活多久?

然而15年过去了,海尔不仅在美国站稳脚跟。甚至截止2006年,其已在南卡罗来纳州投资6000万美元(约合3.84亿元人民币)。而计划的卡登姆新工厂预计占地30万平方英里,规模将是原工厂的两倍,并增加400个工作岗位。 如此大规模的投入绝不是海尔的“兴之所至”,正是在看到了美国制造业全面回归的商机,以及国内家电市场需求低迷疲软后竞争从增量转向存量。所以,中国家电企业必须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做出的重要战略性布局,才能更好地走下去。

可以看到,自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正出现“回归”迹象:中国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加之新兴市场的发展等原因,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制造业不再向中国转移。

例如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市场变动等因素,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明显的下降。同时,随着近年来廉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其能源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另外,金融危机后的货币宽松政策让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美国制造业及相关出口带来明显的价格优势。

种种因素让美国的制造环境开始优于中国,为美国制造业复苏带来了新的契机。相反,中国市场却出现了不同的走势。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需求低迷、刺激政策逐渐退出、市场正在饱和。目前,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均出现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情况。

对家电制造业来说,中国市场已经处于红海甚至血海的竞争状态下,各个企业为了消化库存,刺激销量,无疑会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抢夺潜在需求,这将让原本就很稀薄的利润更加惨不忍睹。所以,出国谋求新的增长空间和动力成为很多大家电巨头必走的一条路。

不过,海尔似乎早就想好了这一步。从90年代初,海尔坚持自主品牌,以“先难后易”的战略开始了其国际化的步伐,在美国建工厂只是其中一步。现在海尔的设计中心、工厂、营销网络布局全球,既能整合海外资源和领先技术,也可以进行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本土化运作。

其实,不论是早就成竹在胸的老布局,还是为抓住美国制造业复苏机遇的新战略,亦或者是两者皆有,海尔这次在美国大规模的投资和招兵买马,都在释放同样的信息:海尔的全球化布局将更加完善,互联网时期的组织体系也将更成熟,势必要在海外家电竞争旧格局中找到一条新路。

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家电品牌早日在国际市场亮剑显锋芒。就像在中国市场处于高速增长的时候,国外品牌纷纷来中国抢食一样,中国品牌也该反攻国外市场了!

(关键字:家电 海尔 制造业)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