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市场越来越多消息爆料钢企亏损,一些钢企越亏上亿成为普遍现象,越来越多钢企因亏本经营纷纷加入减产检修行列。最新资料显示,三钢闽光预计1-9月亏损6.4-6.49亿元,而之前A股22家上市钢企发布的2015年中报显示,亏损企业占比近六成。上半年钢铁行业的主营业务亏损额已达216.8亿元,由于8月份以来经营形势恶化,预计8-9月份钢厂亏损加大,3季报表不会好看。
实际上,在经济减速,产能过剩的大潮中,并非钢铁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上半年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亏损面已达70%以上,比钢铁行业还要差,这说明,跨行业的低迷共振恰恰反映了工业经济遭遇了更为严重的危机。
从历年钢铁亏损状况来看,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自2012年来一直处于1%以下,国有大中型钢企和民营钢企分化加大,2014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304亿元,而103家重点民营钢铁企业合计亏损78亿元,损企业19家,亏损面达18%,较2013年增亏48亿元。由于银行信贷、原料渠道、成本控制及规模等方面差异,民营钢企2105年经营压力更大。
负债率居高不下是钢铁行业又一特点。尽管201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银行借款大幅度下降,2015年上半年比去年下降了900多个亿,降幅是6%。但是银行抽贷或不予续贷仍令行业资金紧张,而且在价格一路下滑的低迷行情下,钢企贷款积极性也在下降。
钢协数据显示,重点钢铁企业负债率从2001年的50.3%增加到2013年69.4%,2014年为68.3%,同比降低1%。重点钢铁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9.4%,最近两年银行对钢厂的长期贷款逐步减少,银行长期借款同比降低1.5%,而短期贷款却不断攀升,2014年银行短期借款同比增加0.1%。由于资金链紧张,少数企业已出现停产、减产现象。为防止断链风险,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重了财务负担。
2015年,钢厂亏损加剧,行业平均吨钢亏损超过300元。不同品种看,低成本民营热卷企业亏损超过200元/吨,高成本国企亏损超过300—400元/吨。建材企业不同区域区别较大,总体200-400元不等。冷轧、镀锌、无取向硅钢都进入边际成本线之下,被迫减产的压力越来越重。
由于亏损加剧,一些钢厂隐形减产也在进行,从原料、炼钢到轧钢过程、从提高劳动强度到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管理费用以及其他各种措施能用尽用,都在想尽各种办法降本增效。摆在钢厂面前的,不降产量就得降价格,要不就得降成本。而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和服务升级是慢性药,能否在一次又一次降温的寒冬下挺过去,仍需要加速做出一些见效快的实质性举措。如果使出浑身尽数仍然不能阻止亏损放大,那企业就不仅仅是停产那么简单了,而是生存的问题了。
目前,越来越多的钢厂因市场环境经营亏损而步入减产行列,但总体上钢产量减的并不多,为什么产量减不下来?一方面是国企盘子大,实力强,更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做后盾,亏本生产能坚持。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银行贷款使其不能停,只能抱着亏损的包袱继续生产,但入不敷出使资金链越绷越紧,直至断裂的风险也在加大。
资金链断裂,迫使钢厂破产清算,加快进入兼并重组程序。而钢厂库存资源有可能被抛售还债,从而对市场价格产生波动影响,进而带动期货市场大幅波动。
(关键字:亏损 钢企 资金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