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都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排在首位的困难,这表明在世界经济仍然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国内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也一并凸显。
6月22日,最新发布的6月份民生新供给制造业综合指数为43.2%,较上月下降2.6个百分点,连续第二月回落且幅度扩大;6月份民生新供给中小企业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2.6%,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
综合指数中,企业经营指数回落3.5个百分点,生产经营各分项指数,如设备利用情况、从业人员指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等均全面不同程度下滑,上月一度好转的企业盈利指数本月也大幅下调了4.5个百分点。
此外,在企业融资状况指标中,总体融资情况指数和资金周转指数、经营现金流指数均出现下滑,仅银行利率水平指数小幅上调了0.5个百分点,且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比重上升。
但企业认为经营中最困难的事项,其中排名前两位的是“市场需求不足”和“招工难”,而选择“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占比在持续下降,表明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供需矛盾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
此外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及投资预期指数也出现2个百分点以上的下滑,表明中央此前所关注的民间投资增速下滑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改善。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各分项指标中,无论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两类行业都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排在首位的困难,这表明在世界经济仍然低迷的大背景下,我国国内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也一并凸显,同时更逼迫企业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成本增加条件下加快转型,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贾康同时指出,“稳增长”的现实需要更不可忽视,其意义在于站在可接受区间底线上“调结构、促转型”,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持续推进。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在未来确实要把握好多方面需求的平衡,比如说稳增长、调结构、降杠杆、抑制泡沫、控风险等,这一系列需求之间要寻求一个相对的平衡。从总体经济增长来看,即使短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经济增长保持在6.5%到7.0%这个区间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关键字:民新指数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