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连续9个月下降 降准可能性增大

2016-8-15 8:30:0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8月14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7月末人民币外汇占款为23.44万亿元,较上月减少0.19万亿,连续第九个月下滑。降幅较此前数月有所放宽。

7月人民币贬值压力和外汇储备减少的压力持续放缓,人民币汇率指数较6月末升值0.34%,保持基本稳定;央行7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较上月下降0.1%,仍守住3.2万亿美元关口。

继3月1日降准后,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逆回购+MLF”对冲外汇占款减少,确保了市场流动性稳定。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下一阶段外汇占款持续减少,降准的概率将进一步增加。

7月降幅扩大

7月末人民币外汇占款234402.45亿元,较上月减少1905.08亿,降幅较此前数月有所放宽。

今年6月外汇占款较5月减少了977.27亿元。在此之前,5月外汇占款环比减少337亿元,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不必过分担心一个月的数据表现,7月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当月的外汇储备情况来看,外部流动性正在改善。今年以来,外汇占款的降幅已经在持续收窄。

外汇占款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以人民币为单位。其行程是商业银行向央行结汇,央行以外汇占款作为资产,被动向市场投放人民币所形成的基础货币。

“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资产,它对应的是外汇占款,就是货币的投放,所以当外汇储备连续减少的过程中,就对应着外汇占款中持续的收窄。”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7日央行公布的外储数据显示,7月份小降41亿美元。自今年3月份开始,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增加,5月掉头下降后,6月再度回到外储增加的轨道,并重返3.2万亿美元关口。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说法,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二是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三是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四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对于7月末外汇储备规模下降41亿美元,外汇局方面表示,从7月份的情况看,央行向市场提供外汇资金以调节外汇供需平衡,货币、资产价格重估出现上升,外汇储备规模的小幅下降是上述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温彬对本报记者表示,从春节以后,美联储加息预期渐弱,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有一定的反弹,但是持续到6月英国脱欧之后,因为金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所以带来人民币的小幅贬值,外储减少部分反映了美元在加息的背景下,企业和经营部门资产负债表的重新配置过程。企业和居民持有的美元资产增加,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外汇储备的收缩也引起了外汇占款的下降。

有分析人士认为,7月历来是外汇流出比较明显的月份,跨国企业结算旺季、海外派发红利乃至暑期旅游等因素,都会推动7月成为外资流出比较明显的月份。然而,7月外汇储备本身保持稳定,说明目前的外部流动性正在边际改善之中。

降准可能性增加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跟外汇占款高度相关。今年3月央行最近一次降准以来,二季度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采用逆回购加MLF(中期借贷便利)对冲外汇占款减少。

那么,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

温彬认为,如果下一阶段外汇占款持续减少,降准有一定的空间,且有必要性。“降准是一次性到位,但公开市场操作是短期性的行为。此外,两者成本不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通过MLF获得流动性支持,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他说。

申万宏源宏观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亦对本报表示,从目前来看,降准概率可能大一些。

不过,近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发布《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文,指出“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但随后,上述字句已被删除。

一些观点认为,删文举动可能隐含了一个信息:到目前为止,降准、降息不在政府和央行的考虑范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对本报表示,除了降准,目前央行有很多可替代的调控工具未满足短期、中期的流动性安排。而降准对各方面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专门指出,降准引起的负债减少需要通过资产方的调整来平衡。若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

 

(关键字:资产 外汇占款)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