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制造”剑指世界级装备制造基地

2016-8-15 8:44:05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从不足万元创业起家,到发展成为产值达200亿的国际公众公司,明阳完成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智能电气和高端芯片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明阳风电在全球建成并投运近百个风电场,投运的风机达6000多台。随着风机保有量的持续增加,明阳风电开始瞄准风电运维市场,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这是中山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如火如荼的一个缩影。如今,和明阳集团一样,一大批“高精尖”的中山“工作母机”企业在各自领域优势渐显。近年来,中山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产业带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826家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增加值222.14亿元,增长11.6%.今年5月初印发的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赋予了中山4个定位,其一就是,“十三五”期间中山要打造成“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未来的五年,中山将如何演绎这一新的角色呢?市经信局表示,中山将瞄准“智能制造”,抓好“高、精、尖”装备制造业,让“中山制造”走向世界,实现工业经济优化发展、升级发展。

围绕六大方向开展靶向招商

2004年12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中山成立了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10余年过去了,这里已集聚了广新海工、粤新海工、中泽重工、中机建重工、立信门富士、易山重工等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昔日“滩涂”,如今已成“黄金海岸”。

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山第一大支柱产业,并聚集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风电装备、光电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北斗应用及物联网装备、包装印刷和纺织等专用设备、电梯等通用设备、新能源汽车和汽配八大优势装备产业集群。

2015年4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在中山调研时指出,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山要走“高精尖”的路子,不能一味比大、比重。这为中山装备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中山更加重视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有市场前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今年以来,中山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卫星应用及物联网装备、光电装备、健康医疗器械等六大方向开展靶向招商,先后赴北京、深圳、重庆、成都、贵阳、哈尔滨等地“走出去”开展系列招商活动,邀请香港铸造业总会代表团等行业组织和企业“请进来”到中山市进行投资考察。目前,全市有多个在谈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信息、无人装备等领域。

向“高精尖”装备制造企业倾斜

上半年,全市826家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增加值222.1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2%;增长11.6%,高出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9亿元,增长61.3%,高出全市工业投资增速49.8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二位。

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给中山发展装备制造提出了新的命题,在绘制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新蓝图中,中山将努力建设东部临海、南部滨江、北部沿江沿路、中部环城4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四个市级产业平台、临海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翠亨新区先进智造区)、北斗物联网产业基地、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等“四平台四基地”。

市经信局表示,将紧紧围绕着省“十三五”规划关于中山的城市定位,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努力实现工业经济优化发展、升级发展。“密切跟进在谈的高精尖装备制造项目,统筹全市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重点向高精尖装备制造企业倾斜,争取以最优惠的政策和最高效的服务,促成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近年来,中山装备业的“国际味”越发浓厚。广新海工、粤新海工、明阳风电等不少装备企业已伸向全球市场。除了中机、中船、中铁等一大批“国”字号装备企业之外,明阳、松德、新优威、中艺等一大批“民”字号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集中要素资源主攻工作母机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业母机研发是必先攻破的堡垒。近年来,中山集中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优先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化光电加工装备、智能化纺织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工作母机制造业。2014年以来,引进硕泰智能装备等工作母机项目30多个。今年上半年,共安排市级专项资金7300多万元扶持工作母机项目149个,累计开展三批工作母机企业申报入库工作,目前全市工作母机库共有企业316家,规模以上工作母机企业161家。上半年,工作母机企业完成增加值40.74亿元,增长18.5%,高出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位居珠江西岸“六市一区”第一位。

如今,和明阳集团一样,一大批“高精尖”的中山“工作母机”企业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渐显:如凯旋真空是气象干燥设备国家标准(JB/T11056-2010)的起草单位,以35%的市场份额位列真空成套装备第一大制造企业,为中国中车、国家电网、特变电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大量生产设备;小榄镇立体光电研发的无封装芯片(CSP)贴片设备,将LED光源成本降低30%,将颠覆整个光源生产线的运作……

针对技改企业设备需求大,而工作母机企业可提供大量高性价比设备的情况,中山出台了针对性政策,并举办了多场产业链对接交流活动,成功促成了一批工作母机企业和技改需求企业的合作,一批本地装备制造产品成功实现进口替代,促进了工作母机企业和技改需求企业的合作双赢。2015年中山市出台的《关于促进工作母机类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中山企业购买本地工作母机企业产品用于生产,按不超过购买价格的30%给予补助”。2015年,市财政资金安排2368万元扶持73个工作母机项目,获扶持工作母机企业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约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5%.今年一季度,共有86个项目获得“鼓励购买工作母机项目”补贴,补贴金额共计1842.29万元。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工作母机企业开拓市场,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中山被赋予“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角色,培育骨干母机企业将会驶上“快车道”。到2017年,新培育50家“三有”工作母机企业,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

未来展望

装备制造插上“智能制造”翅膀

随着时间推移和改革发展的深入,早先引进的制造业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成了发展的制肘,“用1.0的模式干4.0的事”仍是珠三角不少企业的现实情况。要向全世界打响“中山装备”名号,显然除了拓宽“世界级”的广度之外,中山装备制造还需要插上“智能制造”的翅膀。市委书记薛晓峰是这样形容中山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要通过科技创新,让企业“有心有肺,不仅四肢发达,还要头脑灵光、心脏起搏有力。”

机器人走进劳动密集型行业

新近出台的《中山智能制造2025规划(2016-2025)》提出,中山将引导和鼓励企业向智能设计、智能装备、智能产品、智能服务等领域延伸,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扶持一批自动化生产线、智能车间等示范项目,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鼓励各类工业企业瞄准先进生产技术和高端生产装备,引进和购置先进生产设备,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推进机器人应用,在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实施以机器人应用为主要手段的技术改造,鼓励应用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装备,普及现代化制造模式。

日前,格兰仕上马了全球第一条微波炉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该生产线由格兰仕与全球领先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商QS合作开发,于今年4月从意大利运抵中国。微波炉制造公司总经理李丰告诉记者,该生产线预定生产节拍为12秒/台,单条生产线日产量约5000台,生产效率比传统生产线提高38.89%,产品直通率超过99%,单班用工人数将从原来的52人减少至22人至25人。

近年来,陆续有企业如格兰仕般打造互联网工厂、自动化工厂,如火如荼地开展“智造升级”。今年上半年,中山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0.21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总额的55.3%;增长32.2%,约是工业投资增速的3倍,比珠三角九市平均增速高出2.9个百分点。

打造服务平台助推智能制造

都知道自动化是未来趋势,然而,仍有企业主对机器换人心存“顾虑”,担心投入的技改资金打水漂。为此,中山依托中山美居产业园,引入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建“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专业人才培训、设备融资租赁、典型案例展示体验、智能制造情报和技术资讯等六大服务。今年1月12日,该平台开幕,目前已与130家企业进行了项目洽谈或签约,为美的、华帝、木林森等104家企业免费提供了188套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有53套解决方案被企业采纳和应用。

除了上述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外,中山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建设一批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能装备监测、共性工厂和O2O加工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集群,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和保障。重点引进黑子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筹建中山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智能化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实施案例展示、开发培训服务等一揽子服务,推动中山传统优势产品智能化改造。中山将通过上述科技创新,不断缩短与“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之间的差距,不断把“中山制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成立技术改造融资租赁基金

中山的传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但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从而引导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在产业链中,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附加值更多体现在微笑曲线两端,如研发设计、金融、运营维护等。怎样才能提升制造业的价值,需要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中山将引导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到2020年,中山将建成一批面向先进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平台。结合中山市级,现阶段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前期投入大”已成为每一个试水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都会遇到的难题。中山除了设立每年3亿元3年共9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推动技术改造外,还组建中山中技设备租赁中心和首期规模1亿元的市技改设备融资租赁基金,以直接租赁方式为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购置新设备提供金融支持,通过杠杆放大效应,更有力地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中山中技设备租赁中心是由中山中盈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中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设备融资租赁基金,是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重要的金融服务支撑。旨在为技改企业购买生产设备和装备制造企业销售设备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使企业可以通过分期付款加政府补助方式进行设备交易,助企业减轻一次性付款的压力。如此即意味着,仅需支出一部分的资金和租金,企业就可以先把设备带回厂里实现生产,从而降低了智能改造的门槛,也一定程度解决了企业技改的融资难题。据悉,第一期基金总金额达1亿元,各企业将通过3-5年的分期付租偿还融资,预计5年内可滚动投放2.5亿元技改资金和3.5亿元技改设备投入。

通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为中山智能制造装上新的引擎,加速“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建设,让中山制造早日与世界接轨。

风向标

首次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出台实施意见

配戴上VR眼镜,手持两个控制棒,刚才还在体验中心,瞬间来到了一处欧式风格的社区,马路上,汽车鸣笛而过,路两旁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过往的人群也放慢了脚步;进入小区,喷泉的流水声、小孩嬉耍玩闹声,飘然入耳;走入屋内,放上一小段音乐,窗外,那是一片茵茵绿草,青翠欲滴……在位于三角镇的蚁道科技VR体验中心,尽管只有一台带触屏的主机、一副眼镜和两个操作手柄,却能带给体验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便是VR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VR技术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技术。近日,《中山市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出台,明确了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的六大领域,并确定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举措。力争到2017年,全市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到“十三五”期末,全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

这是中山首次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出台具体意见,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文件精神和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赋予中山的“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等城市定位要求而提出的,为进一步促进中山高技术产业发展。

根据《意见》,中山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医药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器产业和海洋高技术产业。上述提到的VR虚拟现实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范畴,明确写入了《意见》中。此外,中山的航空航天器产业将重点发展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智能无人机以及无人机零部件制造等;通用飞机及公务机机体和零部件、航空标准件制造以及通用航空培训和维修服务,等等。

《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17年,中山市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5%;到“十三五”期末,全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超过20%,建成2-3个市场活力大、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力争成为推动我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数字说话

今年上半年,中山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22.14亿元,增长11.6%;工业技改投资100.21亿元,增长32.2%;装备制造业投资82.69亿元,增长61.3%;工作母机企业完成增加值40.74亿元,增长18.5%.

 

(关键字:中山 装备制造)

(责任编辑:0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