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市场低迷已持续超过2年,建造企业交船难、融资难、接单难的问题日益加剧,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制于低油价导致的装备需求萎缩、装备供需过剩以及手持订单规模庞大等问题,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萧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2016年全球海工市场成交额将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度下滑30%-50%至55亿-85亿美元。
2016年第三季度,在低油价及海工运营市场继续恶化的背景下,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延续了上半年的低迷态势,前三季度成交额同比再遭腰斩,接单难、交付难等问题更加突出。预计今明两年,外部市场环境仍难有明显改观,海工装备建造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
A
国际油价低位震荡装备闲置情况严重
2016年上半年,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冻产预期以及区域供应短缺等因素的推动下,国际原油价格由30美元/桶增至50美元/桶。今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形势依然疲软,在国际原油价格停止上涨,并在美元指数高位震荡、美国原油库存下降、美国陆地钻井数量反弹、OPEC冻产协议预期再次升温、区域政治形势动荡、国际金融炒作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下,持续在40美元/桶-50美元/桶之间震荡。9月底,OPEC意外达成冻产协议,国际原油价格应声大涨,并于10月初突破50美元/桶大关。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反弹,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情况优于年初预期。根据巴克莱9月份对200家油气公司的调查,2016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规模约为3830亿美元,将较2015年下滑约22%,低于年初预期的27%的下滑幅度。此外,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支出将较2016年上升约5%至4000亿美元,但投资规模回升主要得益于北美陆上油田投资增加,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可能进一步下滑。
低油价时代,油公司持续削减资本支出,海上油气开发活动受到很大冲击,装备需求不振,运营市场装备供应过剩情况极为严重。
钻井平台方面,受新租不足、已有租约被提前终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钻井平台在租数量持续减少。9月,全球仅有551艘/座钻井装备处于在租状态,较年初减少约50艘/座。船队供给方面,尽管1~9月有31艘/座平台被拆解,但由于部分新造装备的完工交付,船队规模较年初仅减少10艘/座。9月,全球钻井平台利用率为70%,较年初进一步下滑约5个百分点。
海工支持船方面,受钻井平台租约到期或提前终止带来的运移需求以及季节性因素影响,海工支持船现租市场表现活跃,带动了船舶租用总量的增长。9月,全球共计4083艘三用工作船(AHTS)和平台供应船(PSV)在租,较年初增加约161艘。船队供给方面,由于拆解价值较低,海工支持船拆解量不足,同时随着新造船舶的陆续交付,船队规模持续扩大,9月,AHTS和PSV船队规模总计达到5522艘,较年初增加近100艘。总的来看,AHTS和PSV闲置情况依然严重,闲置规模在1400艘到1500艘之间,且低龄船舶明显增多,2016年年初以来,闲置AHTS和PSV平均船龄分别为28年和22年,较2015年分别下滑3年和5年。
B
租金下滑之势难挡部分装备运营商破产重组
受运营市场船队供应过剩影响,海工装备租金持续下滑,部分租约租金水平已低于装备运营成本。钻井平台方面,2016年9月,自升式钻井平台平均期租日租金为7.733万美元/天,较年初下滑约7%,浮式钻井平台更是较年初下滑26.8%至14.588万美元/天。海工支持船方面,由于大量船只闲置,且重新启用成本较高,所需时间较长,用于现租的船舶出现暂时性短缺,现租费率也水涨船高;但期租费率依旧低迷,并呈现持续下行的态势。9月,80吨和200吨系柱拉力AHTS平均期租日租金分别为5800美元/天和22500美元/天,较年初分别下滑18.6%和5%,3200载重吨和4000载重吨PSV平均期租日租金分别为9500美元/天和12850美元/天,较年初分别下滑26.1%和18.7%。
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装备运营商疲于奔命,部分装备运营商已经难以支撑,面临较大的债务违约压力。继美国HerculesOffshore等大型装备运营商申请破产重组之后,新加坡大型海工船运营商Swiber于7月末申请破产,并要求临时托管,之后转而为公司申请司法管理,目前面临近2亿美元的债务,也导致多家关联公司股价下跌。Swiber成为油价下滑以来,新加坡首家申请破产清算的海工装备运营商企业,作为新加坡海工运营企业的代表,Swiber的破产反映出新加坡海工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经营困境。此外,新加坡作为全球最为主要的海工融资市场,Swiber的破产清算也将导致更多的资金趋避和远离海工市场,对目前海工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C
成交额再遭腰斩海工船成中坚力量
运营市场继续恶化以及船东身陷经营困境,导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持续萎靡,成交额大幅萎缩。2016年1-9月,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65艘/座、41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58%和54%,全球海洋工程新造市场在2015年萎缩七成之后再度惨遭腰斩,创20世纪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从接单格局看,在市场萧条和各国日益强调本地化的背景下,中国、韩国和新加坡合计市场份额出现萎缩,俄罗斯、挪威、荷兰等国家逐渐凸显。2016年1-9月,中国凭借在中小型海工船方面的优势,实现接单18亿美元,同比下滑32%,但市场份额达到43%,仍居全球首位;韩国和新加坡接单分别不足3亿美元和2亿美元,合计市场份额仅为8.7%;俄罗斯、挪威、荷兰等国合计市场份额则达到49%,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在上游市场极度萧条的背景下,各类装备建造市场均未能走出泥潭。钻井平台自2015年开始就鲜有成交,2016年前三季度在伊朗解禁后需求释放的推动下,也仅成交5座共10亿美元,占全球成交总额的25%;生产平台方面,受制于海上油气开发新项目的延期和搁置,2016年以来仍未有大型浮式生产平台订单成交,包括平台模块在内,成交总额不足4亿美元,同比下滑幅度超过85%,占比仅为9%;海工船方面,受海工作业船的支撑,成交额相对可观,1-9月共计成交27亿美元,同比下滑54%,占全球海工装备总成交额的66%。
目前在建装备多为无租约订单,交付即意味着闲置,船东接船不仅要支付大比例尾款,还要支出大量闲置费用。另外,当前船东大多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债台高筑。为了降低资本及运营支出、缓解资金压力,多数船东延期接船,导致在建装备交付情况明显低于预期。根据2016年年初计划,1-9月,原计划交付各类装备672艘/座,而实际交付量仅为277艘/座,交付率仅为41%。特别是目前市场供应过剩极为严重的钻井平台,交付率仅为22%,生产平台、海工支持船和海工作业船交付率也普遍在40%左右的较低水平。
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大批企业进军海工领域,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能力大幅提升,但是在目前需求骤降以及手持订单逐步减少的背景下,绝大多数海工企业正处于或者即将面临开工不足的困境,急需补充手持订单,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装备价格一跌再跌。2016年9月,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新建价格均下滑至4.5亿美元,较年初分别折价12%和4%,同比分别下跌19%和10%;自升式钻井平台方面,由于前期价格跌幅较大,近期价格出现上涨,9月估价为1.55亿美元,仍明显低于前些年2亿美元的水平;海工支持船方面,由于价格已经近乎成本,2016年以来新造船估价基本平稳,9月,90吨系柱拉力AHTS和4500载重吨PSV新造价格分别为1600万美元和3260万美元,与年初基本持平。
海工市场低迷已持续超过2年,建造企业交船难、融资难、接单难的问题日益加剧,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部分海工企业一方面扩展业务范围,以解决当前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基础能力建设,为市场的复苏做好储备。
接单及业务调整方面,新加坡吉宝岸外与海事公司将接单重点从钻井平台转向液化天然气(LNG)相关装备和特种海工船等领域,成功获得多份小型LNG船和挖泥船订单,并与壳牌东方石油公司在新加坡组建合资公司,向新加坡海域船只提供LNG加注相关服务;荷兰达门船厂开发出能够将PSV改装为水产、航运、军事领域所用船舶的方案,同时推出用于海上设施退役拆解的船型设计;挪威Kleven船厂和Vard船厂还加大在豪华邮轮、探险船、采矿船等船型方面的接单力度。
基础能力建设方面,韩国三大巨头持续推进海工标准化建设,以降低项目成本,规避项目脱期风险,同时在中东地区合资建厂,以紧抓当地市场机遇;新加坡吉宝岸外与海事和胜科海事两大集团则继续收购相关设计企业,提升设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在无人机检验等方面发力,加快提升装备建造的智能化水平;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也在推动船厂智能化建设;此外,日本三井造船着手提升其在海工装备EPC总包方面的能力,荷兰RoyalIHC船厂则通过对外收购,提升海工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的检修和服务能力。
D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需求保持低位
在OPEC出乎意料地达成冻产协议后,市场情绪高涨,直接推动国际油价上涨,使得油价突破50美元/桶,但继续上升空间有限。一方面,OPEC冻产协议具体细节尚未制定,部分成员国对分配原油生产配额仍有诸多问题,如伊拉克就声称自己产量被OPEC低估,冻产协议实施前景存疑;另一方面,经过2年多的调整,油气开发成本已经被明显压缩,更能适应目前的低油价,如果油价出现大幅上涨,将重新刺激油气资源开发,特别是开发周期较短的美国页岩油气,短时期内加剧原油供应过剩,从而再次压低油价;此外,全球经济依旧疲软,油气消费增长乏力,很难快速吸收市场过剩供应。总的来看,油气开发成本的降低和经济增长的疲软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束缚国际原油价格,结合电子工业协会(EIA)、国际能源机构(IEA)等以及多家投行的预测,预计2017年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很难突破55美元/桶。
在经过较长时间的重新规划后,目前一部分被延期和搁置的海上油气开发项目逐渐看到再次“上马”的曙光,一批生产平台项目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陆续释放。如挪威国油将其北海JohanCastberg油田开发方案由半潜式生产平台配合海底输油管道的方式改为小型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通过精简开发方案和提升钻井效率,将油田开发成本由151亿美元降至89亿美元,桶油开发成本由80美元降至55美元,该项目近期可能做出最终投资决定;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MadDog2油气项目成本目前也已经具备在50美元/桶的油价下进行经济性开发的条件,该项目半潜式生产平台总包合同招标已经进入最后阶段,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或2017年年初授出。此外,埃尼位于莫桑比克的CoralFLNG项目、Repsol位于越南海上CaRongDo项目等也均有望于未来一段时间内授出相关合同。
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市场与生产平台市场存在较大区别。生产平台与海上油气开发项目呈现固有的匹配关系,很少有生产平台重新布置情况的发生,而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则基本上为通用性装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租约,资本涌入后很容易形成供应过剩的局面。前几年的高油价催生大批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订单,使得船队规模持续膨胀。尽管业界呼吁以加大拆解力度来缓解供应过剩,但是由于拆解价值较低以及装备闲置费用下滑,目前拆解速度依旧不尽如人意,装备过剩的情况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变。短期看,由于冬季的来临,海上油气开发活动将出现季节性减缓,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运营及建造市场将进一步收缩。未来一段时间,即使油价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海上油气开发活动开始回暖,过剩的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仍需市场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消化。
总的来看,受制于低油价导致的装备需求萎缩、装备供需过剩以及手持订单规模庞大等问题,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萧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2016年全球海工市场成交额将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度下滑30%-50%至55亿-85亿美元。对于2017年,根据巴克莱银行的最新调查,2017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可能继续萎缩,海工装备市场难有实质性回升,预计成交额与2016年基本相当。另外,在总体环境低迷的背景下,仍有少量细分市场存在一定机遇,包括用于海上风电安装及服务、海上油田退役拆解以及近海基础工程建设类的特种海工船等。
(关键字:海工 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