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钢集团板材炼钢厂内,一个只有7个人、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刘书超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开发出转炉铁合金优化方案筛选和转炉溅渣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项目,使本钢智能化炼钢“穿上”了“跑鞋”。
成立创新工作室 让智能炼钢成为现实
2003年,刘书超从辽宁科技学院毕业后,来到本钢板材炼钢厂,成为了该厂的一名炉前操作工。当看到当时的生产条件和情况时,他便萌生出一个念头:今后能不能实现转炉自动化炼钢呢?“一定要让智能炼钢成为现实。”刘书超和厂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和。
在攻关组和相关作业区的共同努力下,历时40余天,7号转炉由最初的完全手动控制模式炼钢发展到初步具备全自动计算机模式炼钢能力。同年8月初,刘书超带领攻关小组乘胜追击,先后在3号、2号转炉展开自动化攻关。有了之前成功的经验做参考,仅用1个月时间,他们就使3号、2号转炉初步具备了自动化炼钢的条件。
在老区开发自动化炼钢的同时,攻关组把目光转移到了新区的3台转炉上。经过反复摸索,他们终于在两个月后,使新区的3台转炉初步实现了自动化炼钢。
2014年末,该厂炼钢作业区所有转炉均初步具备了自动化炼钢的条件,在自动化炼钢道路上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的飞跃。2015年,刘书超荣获辽宁省本溪市劳动模范、本钢集团劳动模范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此成立。
积极探索 研发无人为干预自动化炼钢
“目前老区转炉实现了氧枪在固定枪位模型下的自动化炼钢,新区自动化程度还要差一些,我们要争取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炼钢。”工作室成立后,刘书超对工作室人员说,“我们应该自主研发出适合本钢转炉的自动化炼钢系统。”
本钢板材炼钢厂厂长丛铁地十分支持刘书超的想法,也鼓励工作室人员大胆去做。在为实现想法努力的过程中,这些年轻的“创客”更加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其实,我们早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已经根据转炉工艺制度,制作了一个集成模型软件。”刘书超说,他利用大量业余时间,苦学编程技术,并结合多年积累的专业技术经验,开发出了应用于转炉日常生产操作的特殊合金模型、造渣智能模型等实用模块化软件,经过几年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实现了转炉主要操作制度的标准化,操作成本控制也达到了最优。
工作室成立之后,年轻的“创客”们有压力也有动力,他们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基础编程知识、通讯技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架构等相关专业知识,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和研究目前热门的转炉“一键式”智能炼钢新途径。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工作室先后自主成功研发出转炉重要参数语音提醒系统、吹炼智能控制系统等项目,这些项目投入应用后,取得了良好效果,既提高了转炉工艺的自动化水平,也降低了转炉冶炼过程成本。
“十九大之后,国家对智能制造空前重视,我们工作室也加快了研发的步伐。”刘书超说。工作室不分昼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又成功开发出转炉铁合金优化方案筛选和转炉溅渣自动控制系统等项目。
为梦想而努力 争取实现更高水平自动化炼钢
“梅花香自苦寒来”。刘书超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客”们在实现“智造”的同时,也为炼钢事业付出了许多。戊戌年的
刘书超老家在河南,今年33岁的他结婚后没有休过探亲假,平时也很少“享受”节假日,现在工作室几乎是他的“全部”。“智能制造”已经深植在他的脑海中,有时半夜想出个好点子,他便会一跃而起,打开电脑记录下来。
同是33岁的张瑞峰从7号转炉开始跟踪自动化炼钢,积累了大量经验。原来的4号、5号、6号转炉配置的二级系统所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为了操作方便,张瑞峰就自学英语,直到把画面的功能全部研究透彻。“我们在给操作工们灌输新的理念时,他们起初并不理解,但当他们从不理解到理解,并对自动化炼钢有了全新的认识的时候,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张瑞峰说。
石凤丽是工作室里的唯一一名女研究生。因为她在学校时学的是人工智能C语言编程,所以很顺利地取得了六西格玛注册黑带资格,在工作室里如鱼得水。有时下班了,她还在想“智造”的事情,“有时睡觉时来了灵感也兴奋得不得了。”石凤丽笑着说。
“未来,我们要继续优化各个已有系统,实现更高智能程度的自动化炼钢,贯通吹炼、加料、测试、拉碳、合金化、钢包底吹、溅渣等环节。”刘书超说。
(关键字:转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