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日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指出,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高度互补性,合作大于竞争。
这份《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9)No.8》指出,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受政府激励政策、不断改善的公共充电网络、技术成熟引致成本下降、车企积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车型选择等因素影响,全球新能源汽车呈井喷状发展。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走势,蓝皮书称,其发展将从政策驱动型逐步向市场驱动型转变:消费重点转向乘用车电动车,消费主体转向私人购买;产业面临补贴力度减小、技术门槛提高、外资限制逐步松绑的新竞争环境;新能源补贴政策转向扶优扶强,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中美两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年销量看,2018年中国、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分别占全球总销量的54.6%和18.3%,居前两位。与此同时,中美等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车生产制造和电池包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优势。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白玫在发布会上表示,中美两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不同,各自竞争优势也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美国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开放程度、单一车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国在政策支持力度、产业市场规模、政策综合效果等方面优势明显。
展望未来,两国可在初始成本、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等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例如,美国可借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做法,保障新产业政策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吸引投资;中国可借鉴美国市场化运作的管理能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等。
(关键字:中国社科院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