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包斯文
2011年1月21日傍晚。申城白雪皑皑,寒风凛冽。上海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会议大厅里,人声鼎沸,春意盎然,“扬帆2011,成就梦想”暨上海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2011主题年会正在举行,来自上海钢材流通业的同行及业内人士与这里的员工欢聚一堂,回首过去的不寻常的2010年钢市走势,展望新一年市场前景,充满期待而有诸多疑虑。2011,能否“成就梦想”?
在年会空隙,记者就“2011年钢材生意怎么做”的话题,采访了上海鹿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国。“我正在写一组‘钢材生意经’的文章,准备放在自己的博客里。”杨爱国说如今可不像当年了,钢材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赚钱越来越难了。
生意难做也得做。那么,2011年的钢材生意怎么做呢?杨爱国谈了他的三条“生意经”:“搬砖头”、分销和转型。
“‘搬砖头’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是一些小型钢贸企业所采用的吗,被称之‘小儿科’,杨总怎么也这么感兴趣?”记者问道。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我们要对‘搬砖头’的营销模式要重新认识。”杨受国说其实许多钢材贸易商,包括今天做得很大的钢贸公司,可以说都是从“搬砖头”起家的,他们的人生第一桶金就是靠它掏到的,像李嘉诚这样著名的商人,也是靠“搬砖头”发展起来的,现在日本一些颇有名气的株式会社,仍然采用“搬砖头”这一传统的经营模式,都是做到零库存。那么,今天我们作为钢材贸易商没有理由摈弃这一经营模式。
杨爱国接着阐述了在如今国内钢材市场面临的环境下,“搬砖头”营销模式存在的必然性。
“首先是地域的差异。”杨爱国说,中国地域辽阔,钢材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差异十分明显,如在广东地区,其钢材的需求量每年达5000万吨,而自产钢仅为1000万吨,自然供不应求,价格也比其它城市高?现在同一规格的螺纹钢价格,广东市场的价格比北京市场高出350元/吨,这一地域性的差异,就使“搬砖头”式的经营模式构筑了一个很大的平台。
杨爱国说,再有时间上的差异,当预计钢厂的出厂价格将会上调,那么在这一周“搬”来的钢材,到下一周,其价格就会上调,利用这一时间上的差异,用“搬砖头”式的经营方式,同样是有利可图的。
“此外,价格差异,也成为‘搬砖头’经营模式存在的必然。”杨爱国说,就是在同一市场,同一种品种规格的钢材,各家钢贸商的报价都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商家是前期进的货,采购成本比较低,其销售的价格也相应低一些,而这种差异的存在,哪怕就是10-20元/吨,或20-30元/吨,应用“搬砖头”式的经营模式,一手搬来,一手卖,还是有盈利的,薄利多销,这比从钢厂订货,因价格“倒挂”而亏损强得多。
“再有信息的差异,也是‘搬砖头’经营模式得以存在的可能。”杨爱国说,不论时下信息多么透明,而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是不会根本消除的,现在乃至今后也不会彻底消除。比如一些冷门钢材,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货,而那些专门从事“搬砖头”式贸易的销售商凭借着自己的信息渠道,能够寻觅到这类冷门的、紧缺的钢材,满足客户的需求。
杨爱国说正是因为地域差异、时间差异、价格差异、信息差异的存在,所以说“搬砖头”的经营模式,在如今的钢材市场环境下,仍然受到经营者的青睐。据调研,近年来,钢铁流通业中有三分之一的销售量是通过这种经营模式而实现的。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卖出的钢材不会亏本,报价也是非常简单,风险不大。即便一些较大的钢贸公司,同样存在缺品种、断规格的状况,因此也需要通过“搬砖头”方式,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这些上规模的钢材经营大户,也重视起“搬砖头”式买卖,而不忌讳其是“小儿科”了。
谈到分销市场和终端市场的关系时,杨爱国说,近年来,随着钢材价格长期“倒挂”,钢铁贸易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越来越多的钢材贸易商意识到必须延伸供应链,提高营销渠道的竞争力。有道是:“渠道为王,终端制胜”。如果贸易商没有一批固定的终端用户,没有终端市场,仅仅靠在二、三级市场上搞买卖,打游击式的经营,企业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也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
杨爱国说钢贸企业为什么要延伸供应链,向“终端营销”转型?这个道理很简单,终端用户的忠诚度比流通用户高,一旦做成了生意,其重复购买性较强,很可能成为公司的固定客户,而且其利润贡献率比流通用户高得多。以鹿骋公司为例,从销售量看,卖给流通用户的量占70%,终端用户占30%。而利润贡献率却是倒过来了,终端用户占65%~70%,流通用户只占30%。
不过,杨爱国对钢材的分销模式依然情有独钟,因为开展终端市场风险较大,特别是在资金上,存在的风险很大,需要钢贸企业垫资,有的终端客户拖欠货款很严重,上千万元,几个月不还的现象很普遍,钢贸商承担不起。相比之下,钢材分销,基本“款到发货”,不存在多大资金风险。
现在,杨爱国所在公司以市场分销为主,钢材主要是卖给中间贸易商,虽说盈利空间小一些,但没有亏损,也没有什么资金风险。以分销为主,对一些具有较高忠诚度的下游终端客户,才实施“终端营销”,而且对每个终端客户根据其资金情况、诚信程度、需求量来确定终端用户销售比例,还建立一整套控制风险的制度和操作程序。诸如对每家终端客户一年需拜访2-3次,了解其经营是否正常、订单情况、出货情况等,从一些细节上掌握客户的动态,发现客户有违约情况,一定要在客户管理系统上记载,防止犯第二次错误,并酌情改变操作方法或进行调整。同时,对终端客户区别不同规模、资信状况,在供货总量上给以“内部授信”。
最后,谈到钢贸企业转型,杨爱国说这是怎么做好生意,确保贸易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钢贸企业必须转型,恶劣的市场环境,日益加剧的竞争,正在催生钢材经销商看清业态的本质,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加速经销商队伍的分化、转型,在阵痛中诞生新生的力量。杨爱国提出“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活法”的理念。时下,不少钢材经销商进入别的行业,如餐饮业、加工业、开办专业商品市场,还有的投资工业地产,一掷千金圈地建厂房、建码头,或自用或出租,取得了成功,进入钢铁制造业、钢结构制作也不在少数。有些经销商以其强大的融资能力,大批量获得钢厂资源,以极其微薄的价差定向供给二级经销商,以一种借贷模式的类金融方式进行贸易。
杨爱国说他的所在鹿骋公司也已经实施转型的战略,建立上海杨浦盛瑞德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资本运行,搞产业地产,等等,今后逐渐从钢材贸易的主业中脱离出来,因为钢材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及时转型,才是出路。
这就是杨爱国的生意经,也许给其它钢贸商给予有益启迪!
20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