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正当三月中旬,尽管财政紧缩趋势正浓,钢市毕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利好因素,首先,两会结束后,十二五大政方针确定,各地方政府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将进一步显现,国家在各区域的重点工程已经或正在展开,重点投资将逐步到位,尤其是各地保障房的建设全面展开,对线螺及中厚板的需求将会有明显的增加,另外,日本强震客观上带来的一些利好因素也将逐步显现出来,近两日期货市场已充满信心,连涨两日,并带动现货市场价格开始反弹。
上海市场,热卷4.5以上报价重新反弹至4600元以上,并带动了市场成交的活跃,虽然仍然主要表现在中间交易方面,但毕竟成交有所起色,市场氛围开始向好。市场预期有明显的信心。鞍钢产1.0冷板报价仍然保持在5550元水平,但市场交易确实好了很多,据商家反映,近两日,电话询价增多,上门寻货的也有增加,中小商家有进货意愿,一些中小型企业的采购行为也向好的方面发展,商家反映,市场资源直接流向下游的开始增加,尤其是小五金厂,保险门制造厂等对冷板的采购量增加。因此,后市冷板价格将向上攀升。中厚板市场向好,从上周末开始,商家报价止跌企稳,本周继而小幅向上,据了解,今日上海市场报价再向上攀升30元左右,14--20一线产品重新稳定在5100元附近,二线产品向4900元挺进。市场信心正在恢复。线螺市场小幅攀升,高线报价为4600元左右,向上攀升20元左右,二级大螺纹报价为4570元左右,三级大螺纹报价为4650元左右。整体上看,钢市重拾信心,尤其是宝钢,武钢在日本强震后大幅上调硅钢价格,虽然只是个别品种,但要提振市场信心起到极积极作用。
在各方面利好因素刚刚有所露头的时节,其实钢市远没有想象的好,日本强震给中国钢市带来的利好因素也是极其有限的。正象业内分析所表明的,日本强震后“缺口”主要在高端钢材,可查资料显示,日本钢铁行业产量位列全球第二,2010年粗钢产量为1.09亿吨,仅次于中国。日本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钢铁出口国。在此次9.0级地震发生的日本东北地区,是日本工业重地,集中了钢铁、汽车、石化等支柱性产业。
日本地震直接影响了日本三大钢厂2600万吨左右的粗钢产能(这相当于日本2010年1.1亿吨钢铁产量的20%),影响最大的钢材品种为薄板和中厚板,主要用于汽车和造船业;其次是线材,主要用于汽车和建筑业;不锈钢、型材和钢管的产能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类似高端钢材产品中国能否“补齐”?有不少分析师表示了担心,中国高端钢材出口量或许并不会明显增加。从官方数据看,中国去年向日本出口了81万吨钢材,只占中国全年钢材出口总量的2%。在出口高端产品方面,宝钢、武钢可能受益较多,而且国内市场资源存量仍然高达2000万吨左右,仅靠一些偶然的因素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