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国内钢市基本面发生较大变化,从一路下滑的行情突然转向大幅拉涨的趋势,影响因素较多。
首先从市场报价看,以热卷为代表的拉涨格局已经形成,而且后市仍有继续拉涨的动力。从一周的情况看,上海市场4.5以上热卷从周一的4480--4500 元的水平持续拉涨至周末的4650--4700,拉涨最大幅度达到200元左右。冷板相对平稳,但整体价格在向上攀升,鞍钢产1.0冷板报价从5550元拉涨至5600元左右,中厚板市场小幅攀升,14--20一线产品报价重新反弹至5010元以上,二线产品报价为4850元左右,线螺市场持续攀升,高线报价为4590元左右,二级免检大螺纹报价4590元/吨,其他厂家4580元/吨左右。三级大螺纹报价4610—4660元/吨。
本周影响钢市的最大因素来自于日本大地震,11日日本发生9级强震,导致以新日铁为首的五大钢铁企业全部停产,这一消息一经传播,立即产生风声水起的作用,本来正运行在下行通道的中国钢市立即产生效应,市场心态立即发生变化,首先武钢率先大幅提高取向硅钢的出厂价格涨幅达1000元,宝钢紧随其后也将硅钢产品价格提高1000元,虽然这两大巨头只提高个别品种的出厂价,但它的示范作用是普遍的,它向市场发出了国际钢市将有重大变化的信息,并直接影响期货市场,本周期货市场连续走红,继而对现货市场产生影响,热卷价格正是在这样的的环境下突然转向的。在价格大幅拉涨的同时,市场心态发生较大变化,业内普遍认为日本强震将为中国钢市带来利好,部分中小商家有进货意图,大的代理商也对手中资源产生惜售心态,并带头大幅拉高报价水平。但从市场反映看,周一周二市场报价以拉涨为主,市场成交也有所活跃,但从周四开始,价格拉涨幅度过大,抑制了市场成交继续向好,中小商家进货的批量并不大,下游企业采购也没有明显的增加,业内人士也充分认识到本周价格变化完全由偶然因素引发,而且后市并不明朗,盲目性很强,下游需求并没有生产根本的变化,中国钢市最终还需中国市场的需求来决定。
中钢协近日对三月份的钢市进行了分析,指出,3月份钢材市场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我国“两会”的召开、“十二五”发展纲要的确定、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啸灾害的发生等,都将给钢材市场带来不同的影响。中钢协预计,今年我国将着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预计钢材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会有所回落。我国将进一步支持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在此背景下,预计后期我国钢铁企业钢材出口难度将有所增大。而在钢材供给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用钢需求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供需矛盾有所加剧。
截至2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853万吨,环比上升25.85%,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上升。其中,钢筋、线材库存环比分别上升43.26%和51.62%;热卷库存上升7.08%,中厚板和冷轧薄板库存分别上升了13.75%和7.76%。进入3月份,钢材库存继续上升,亦对后期市场形成较大压力。对于后市,中钢协指出,日本强地震灾害对钢材市场将产生影响,建议钢铁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原料和钢材价格变化情况。此外,钢铁企业应自觉控制产量过快增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缓解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并注重稳定出厂价格,努力降本增效。对于眼下钢市发生的拉涨行情,钢厂有可能跟风上调,但在需求不振,上游产品有所下跌的大环境下钢厂应理性操作。
本周国内外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铁矿石价格的下滑,据了解,中国市场铁矿石价格已经从前期的190多美元下降至170多美元,而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虽然也与日本大地震有关,但最直接的因素还是中国国内钢价持续下滑,国内各港口库存升高为主要因素。
对于商务部接棒铁矿石谈判,业内建议建立铁矿石价格指数等消息均对目前钢市有较大影响,业内的期待与观望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