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中国基本完成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交上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但是,人们也注意到,很多地方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出现了拉闸限电、停止供暖等怪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新技术的同时,通过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扎扎实实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作为中国能源大省,山西的节能减排工作如何?在我身后,就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太原钢铁集团,就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去看看。”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34年,是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也是全球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不锈钢企业,具备年产1000万吨钢的能力,营业收入连续四年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这些年来,太钢以不锈钢产业为核心,生产的高强韧系列钢材,批量进入石油化工、造船、铁路、汽车、核电、“神舟”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目前,太钢有20多个钢材品种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0多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
钢铁行业历来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在低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钢铁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十一五”期间,作为中国龙头钢铁企业,太钢集团累计投资82亿元,实施了80多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各项节能环保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生产工艺上,太钢借助结构调整的机遇,淘汰了所有的旧焦炉、小高炉、小电炉及落后冶炼、轧钢装备,建成当今世界工艺技术最先进的7.63米焦炉、4350立方米高炉、2250毫米热轧、宽幅不锈钢冷轧生产线,实现了工艺技术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升级换代,奠定了高效、节能、环保发展的基础。
据统计,与过去相比,太原钢铁集团,每吨钢的综合能耗下降了20%以上,新水消耗量下降了70%以上,每吨钢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了90%以上,粉尘排放下降约75%。
在太钢的焦炭厂,记者看到,这里采用干熄焦的方法冷却焦煤,与传统湿熄焦的工艺相比,不但有效提高了焦炭的品质,还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山西太钢集团公司焦化厂作业区负责人殷喜和:“传统的湿熄焦方法,每熄焦一吨焦炭,有0.5吨含有氢、硫化物以及粉尘的蒸汽排放到空中,而干熄焦是在密闭的系统中对焦炭进行熄灭,而且配备了良好的除尘设施,每年可以减少粉尘等污染物排放228吨,由于干熄焦产生的蒸汽用于发电,避免了相同规模的锅炉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在太原钢铁集团的管理者看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关键是实现能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此,太钢全流程、全方位回收余能、余热,重点实施了焦炉干熄焦发电、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饱和蒸汽发电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和措施,实现了生产全过程,各种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目前,余热、余压发电量占太钢年用电量的28%,二次能源回收占企业年消耗能源总量的45%。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可增加产值16.7亿元,增加效益5.5亿元。
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能源动力总厂书记、厂长韩森:“这两年,余能、余热回收这块,我们(太钢)一年可以发电12亿度,相当于燃烧50万吨煤,非常可观。这样一来,二氧化碳减排约110万吨。咱们国家减排、减碳,一旦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碳,再消解掉,非常困难,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源头上不要消耗化石燃料,把余能、余热收回来,效益是非常好的。太钢这些年(在这方面)走了一条非常成功的路子。”
太钢还集成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建成了全国处理能力最大的膜法工业污水处理工程。它通过焦炉废水处理、中水深度处理系统等新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使得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2%,每天的废水处理量达到5.5万吨。废水经过处理后,能直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记者了解到,今后三年,太钢将再投资40多亿元,完成30余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太钢正在系统规划低碳发展路线图,抓紧建立碳排放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目标是用更低碳的工艺,生产出更绿色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