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5日-16日,在印度举行的2011年印度钢材市场研讨会上,钢之家网站总经理吴文章作了题为《未来五年中国钢铁业保持平稳增长》的演讲,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会上,吴文章对中国钢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近十年,中国钢铁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钢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钢铁业的发展主要立足与满足国内需求。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为6.27亿吨和6.0亿吨,分别是2000年的4.9倍和4.3倍,与国内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基本相当。
中国钢材出口不会冲击国际市场。2005年-2010年,中国粗钢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总体保持在7%-15%之间,低于世界主要产钢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积极扩大内需,钢材出口量大幅下降,为国际钢材市场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钢铁业为国际铁矿石市场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却深受其害。2009年全球铁矿石贸易量9.41亿吨,较2000年增加4.39亿吨。其中,中国进口铁矿石6.28亿吨,较2000年增加5.58亿吨,全球铁矿石贸易增量基本上为中国市场所消费。2010年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利用其垄断地位改变铁矿石协议定价机制,不断提价以获取超额利润,目前中国钢铁业正处于产量增长、利润下滑的困境之中。
吴文章指出,中国粗钢需求量接近峰值区域。预计2012年中国人均GDP有望达到或接近5000美元,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中国政府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粗钢消费强度降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约64%的人口还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将继续支撑中国钢消费量保持较高水平。截止2010年,中国人均钢累积量为4.3吨,与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相比(如日本的8.8吨),尚有4.5吨的差距。预计中国完成工业化还需要消费60亿吨钢,按目前消费水平维持到2020年即可实现。预计2012年中国粗钢消费量将达到或接近峰值,粗钢产量大约在7亿吨左右,消费量6.8亿吨左右。2013-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和消费量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上波动。其后,中国粗钢消费量将出现回落。到2020年,粗钢消费量将逐步回落至6亿吨左右甚至以下。未来中国粗钢产量将取决于国际钢材市场对中国的出口需求。
谈到铁矿石问题时,吴文章预测到2015年,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将会由2010年的63%下降至50%,2012年以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呈逐年下降态势。预计2015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能在15-16亿吨,产量为14.5亿吨左右,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到2015年,中国折旧废钢回收量有望达到1亿吨左右,较2010年增加3500万吨;到2020年折旧废钢回收量将达到1.35亿吨左右,届时中国钢铁业的原料结构中废钢占比将达到25%以上。2011-2012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之后将会逐年下降。到2015年,中国钢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将由2010年的63%降至50%。
吴文章说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中小钢铁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将加入大型钢铁集团,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出现8000万吨,甚至1亿吨产能的钢铁企业。
吴文章阐述了他对2011年中国钢材市场形势的看法。预计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6.6亿吨,较去年增加3300万吨左右,增长5.3%。2011年中国钢材进出口量总体与去年持平,预计2011年预计中国粗钢净出口量在0.2-0.3亿吨。2011年中国粗钢需求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粗钢消费量6.5亿吨,较去年增加0.5亿吨,增长8.3%。供需缺口将通过消化国内市场库存来满足,预计消化国内过量库存约1500万吨。预计2011年全球粗钢产量14.74亿吨,创历史新高。全球钢铁原料需求进一步增长,支撑原料价格保持高位运行。
本报记者 包斯文
201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