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钢市综述:钢价排徊不前,需求疲弱难改

导读: 本周,进入四月下旬,一周以来国内钢市行情盘整不前,波澜不惊。虽然几乎每天均有波动,但流通市场报价基本上都在原地打转,始终走不出需求弱势格局。
关键字: 钢市 钢价 需求

本周,进入四月下旬,一周以来国内钢市行情盘整不前,波澜不惊。虽然几乎每天均有波动,但流通市场报价基本上都在原地打转,始终走不出需求弱势格局。

上海市场热卷4.5以上主流报价主要在4750--4800元之间徘徊,周一没有突破4800元,周二以后,曾一度攀升至4800元或4820元左右,但支撑力度不足,稍有涨势便很快回落,以4780元的报价为最普遍,但在实际成交中仍然比较松动,无论是中间交易还是下游采购可选余地较大。价格缺乏竞争力。鞍钢产1.0冷板报价为5560--5600元,本周后几天市场主流报价以5570元为主,很难到达5600元。冷板市场成交始终缺乏生气,持续的需求疲弱,致使价格一直在原地打转,很难走出新格局。中厚板市场相对平稳,一周之内,价格基本未变,14--20一线产品最高报价为5080元,一般在4980元左右,二线产品最低报价为4800元左右。商家反映,由于国内工程机械等产业产量持续增长,这些行业对中厚板的需求很大,但多数企业直接在钢厂订货,对流通市场的采购仅限于遗失补缺的状况。因此,中厚板市场很难出现暴涨暴跌的状况,不过今年以来,市场成交还是比往年冷清的多。商家反映很少有大单子的成交。线螺市场基本平稳,一周之内价格变化不大,高线始终在4720--4740元之间徘徊,免检二级大螺纹报价为4650元左右,三级大螺纹钢报价为4730元左右。

本周钢市的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地区之间价差增加,上海地区主要产品报价往往低于周边或中部地区,以线螺市场为例,天津市场报价普遍高于上海近100元左右。热卷,武汉、杭州、太原以及沈阳等地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为此,近期上海地区资源量有所下降。

从价格上看,本周虽然价格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的行情,但整体上看,价位处于较高水平,这当然与钢厂成本高有关,即使是需求不振,成交冷淡,价格仍难以下跌。但真正影响钢市的仍然是粗钢产量的持续增加与下游需求的弱势。

中钢协近期的数据表明,随着日均粗钢产量连续居高不下,3月钢材的产量出现大幅增加,由2月的6353万吨增加1249万吨到7602万吨,日均产量也由226.9万吨增加到245.2万吨,增加8%。单月的钢材产量也创了历史新高。品种方面,中小型材、建材、热轧卷和焊管均出现大幅增加,最高的焊管增幅达到了77%,中小型材的产量增幅也高达41%。

由于3月份预期是工程项目施工的旺季,建材产量增加了323万吨。而冷轧和中厚板等品种的产量则增加相对较少,这与其对应的下游行业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不无关系。中国的汽车产业在刺激政策退出、油价大幅上涨以及日本地震导致零部件供应短缺的影响下,增速度有所减弱,预计二季度的增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相应的减缓了对冷轧产品的需求。而海运费的持续低位运行,以及海运能力的总体过剩也使造船业的复苏尚需时日,对中厚板的需求也有所减缓。

另一方面,房地产在政策调控持续打压之下,仍然保持了34%的投资增速,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维持在了25%的高位;机械行业尤其是工程机械、机床和轨道交通等子行业都处于快速发展期,对钢材需求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致使对建材和热轧的需求相对较好,也解释了这两个品种产量的高增长。可以预计,由于下游行业的不同表现,各品种分化会表现的更加充分。

同时,本周宏观方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加息或提高存准率,以及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使流动性资金偏少,商家也日益感到资金有紧缺,下周就是在钢厂订货的最后期限,因此,出货回笼资金将会增多,从这点看价格很难攀升。

(责任编辑: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