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2季度之后,国内钢材市场将呈现什么样的运行态势?价格还将继续攀升吗?在日前,以“更新思维•创新模式•迎接挑战”为主题的第七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暨钢铁产品产需研讨会上,国家有关部委和研究机构、国内外钢铁及上下游行业的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钢厂、钢贸企业的经营者进入了广泛、深入的分析探讨和交流,认为今年二季度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仍将处于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下半年钢市总体将会好于上半年,但一些不确定因素仍关注和重视。
与会的国家有关部委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阐述了今年国内经济形势对钢铁业和钢材市场的影响,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攻坚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他的《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十二五”展望》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在继续扩大内需,同时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背景下,预计2011年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CPI涨幅不高于4%。”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开局良好。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演讲时提出,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长效机制,释放消费潜力,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张立群认为我国将出现经济增长的新局面,这就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势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有两个发动机,内需是其中一个“发动机”,将对拉动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注入动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在分析货币政策转型以来的货币金融形势时指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反通胀”取代“保增长”成为主要任务,“适度宽松”重新回归“稳健”。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可能取向与走势:保持更加灵活政策姿态,相机运用多种政策手段,防止不可预测事件意外冲击,在抑制通胀同时稳定经济增长。运用政策工具:引导预期、防止输入型通胀与游资冲击;利率政策:不对称运用,不影响需求情况下稳定通胀预期;汇率政策: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和国际游资冲击;准备金率政策:相机使用,对冲游资冲击。今年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货币供应量预期15%-18%,新增货款规模6.5-7.2万亿元。
对于二季度及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运行态势,一些业内人士及钢材流通企业的经营者在交流中的取得基本看法,认为二季度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上涨,下半年呈高位震荡运行局面,并将会好于上半年。钢之家网站总经理吴文章认为这是鉴于几方面因素而作出这一预测和判断。
一是受原料供应限制和节能减排的影响,像今年1-2月份的钢铁产量创新高的状况不会持续。2月份的日均粗钢产量194万吨,根据这一日均粗钢产量,那么今年的产量将达到7亿吨以上。但由于原料供应的不足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预计2011年的粗钢产量在6.7亿吨左右,增幅6.8%,产量呈现“前高后低”格局。
二是受国际经济缓慢复苏以及国际钢铁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双重影响,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总体与2010年基本持平,粗钢净出口量在2500-3000万吨,但下半年钢材出口量将高于上半年。
三是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表现为“先低后高”,全年增长率约9%或以上,对粗钢需求约6.5亿吨,增长8.3%,国内钢材市场将通过库存消化实现供需平衡。
四是2011年全球钢铁原料市场供应总体偏紧,原料市场价格将高位运行,由于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国际和国内钢材制造成本比2010年分别提高100美元/吨和500元/吨左右。成本支撑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上行或高位运行。
五是2011年国内市场资金供应总体充裕的态势仍将维持。受制于物价上涨的压力,上半年货币政策趋紧,下半年有望略有放松。
与会的市场前沿的一些钢贸企业经营者普遍感到下半年的钢材市场运行状况将会好于上半年。上海广和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辉认为钢铁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不断上升,将继续牵引着钢价上行。以热轧卷为例,按照一季度澳洲62%铁精粉的离岸价137美元/吨和当期其它主要炉料价格,热卷的完全成本约4450-4470元/吨;按照二季度澳洲铁精粉的离岸价170美元/吨和3月底其它主要炉料价格测算,热卷的完全成本约5060-5220元/吨;按照3月底普氏指数计算,热卷生产成本约5100元/吨左右。那么,随着二季度铁精粉、炼焦煤、废钢、铁合金等炉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加上二季度市场需求的释放,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在社会平均成本的推动下不断攀升。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安认为“上半年原料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当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在完成调整之后,有望继续维持‘底部筑高,震荡上行’的态势。”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及经营者指出对影响二季度及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关注。吴文章提出要关注政策因素对后期钢市的影响,诸如财政扩货币政策、节能减排、出口退税等;关注库存变化及趋势;关注钢铁原料市场价格走势及钢厂的5月份出厂价格政策和价格“倒挂”现象;关注钢材期货贴水运行将成趋势;关注美元汇率变化和人民币汇率变化,等等。
一些业内专家提出要关注当前经济增长减速问题对钢材市场的影响。诸如2011年我国的投资增长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政府向市场转移,拉动投资增长政府不再占主导地位。投资增幅将有一定回落,企业投资活动还不够旺盛;消费增幅小幅降低,汽车市场、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不稳固。尽管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比较大,但难以类比过去两年的投资水平;近几个月房地产交易明显减少,房地产企业投资逐渐谨慎,今年房地产投资面临大幅回落的风险。预见今年投资增长可能从去年25%左右的水平回落到20%左右,这对拉动钢材需求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报记者 包斯文
2011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