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制约钢市需求旺季不旺

导读: 自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钢市运行规律显示了许多新的特点。经历了2009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过渡期,2010年国内钢材市场似乎更加不稳但震荡幅度开始缩小,时至目前2011年的五月份,传统旺季的钢市仍未迎来期盼中的需求火热局面,供销两旺的季节彻底被颠覆。传统旺季中钢市需求增速继续放缓。
关键字: 中国钢市 钢市需求 淡季不淡 旺季不旺

自2008年下半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钢市运行规律显示了许多新的特点。经历了2009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过渡期,2010年国内钢材市场似乎更加不稳但震荡幅度开始缩小,时至目前2011年的五月份,传统旺季的钢市仍未迎来期盼中的需求火热局面,供销两旺的季节彻底被颠覆。传统旺季中钢市需求增速继续放缓。

一,2010年以来CPI始终处于高位,通胀压力大,后期宏观政策面难以放松。消费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图一:2000年以来国民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走势图

从图一看,2000以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呈现波动运行态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CPI达到历史高位8.7个百分点后一路下滑,在09年国家4万亿投资政策刺激下,市场逐渐回暖并朝着较快反弹的速度迈进。2010年之后,国内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始终处于高位,尽管在2011年2月份CPI调查进行例行调整,但CPI依然居高不下,通胀愈演愈烈。(图二中可以看的更加仔细)

图二:2010年之后每月国民消费物价指数走势图

    通胀形势之下,各地政府必在中央号召下积极开展防通胀工作,对于之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情况开始收敛,并逐渐改变经济增长模式。

注:今年一季度数据为上述省份统计部门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

上表为全国各地一季度经济运行初步核算数据情况,已公布的16个省份GDP同比增长速度显示:除湖南、新疆两地GDP增幅略高于去年同期外,其余14个省份均低于去年一季度增幅。从当前情况看,经济增长速度适度放缓是宏观紧缩政策累加逐步产生的效果,有利于通胀水平的控制,由于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有利因素和政策空间的存在,对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不必过于担心,也不会出现硬着陆的风险,实体面的增长依然较为强劲。而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在不同区域正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出来。但对于国内钢市而言,各地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放缓也直接意味着其用钢需求增速放缓。

二,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得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扩大的概率不大。今年的国家经济工作重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结构,改善民生和防通胀。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明确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信贷规模趋于收紧,市场流动性有所下降。从这个层面来看,随着防控通胀形势的变化,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存贷款利率已经在陆续上调并达到历史高位。截止目前,央行发布《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央行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0个百分点,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下一阶段,央行将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好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管理通胀预期。

图三:2008年以来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走势图

图四:1996年以来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图

从图四固定资产投资走势曲线看,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出现回落趋势。而今年一季度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仅仅增长18.4%。这也是我们感觉投资对钢材需求增长的拉动并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图五:2009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速走势图

图五是2009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增速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进入2010年,我国房地产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不过增速开始放缓。2011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846亿元,同比增长34.1%,同比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在房地产市场“退烧”、房价“拐点”尚不明显的情况下,楼市调控将向着更长期、更纵深的方向发展。财政货币政策继续收紧抑制市场投资力度,楼市调控仍在持续。且不管后续工作如何开展,但在政府从严的态度上判断,短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难言强势。

三,2011年之后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波动向下,震荡运行幅度缩小,表明在当前经济态势下市场采购能力伸缩有限,大量采购减少。(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它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GDP一同构成我国宏观经济的指标体系。)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当前国内钢市下游采购增量有限,需求大幅放量难言高涨。

图六:2010年以来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走势图

四,内需增速放缓叠加耗钢比例的下降,钢材需求增速可能将面临明显放缓。

图五:1992年以来国内单位耗钢比例走势图

从上图看出,单位GDP与单位投资额(FAI)耗钢比例都出现趋势性下降。耗钢比例的下降说明工业化与基建带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步转变,内需增速放缓叠加耗钢比例的下降,使得国内钢材需求增速可能将面临下滑。

五,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外需贡献增量有限,使得国内钢材需求整体增速难有较大幅度持续攀升。由于我国国情决定钢铁产品以满足内需为主,国家不鼓励大幅度出口,2010年调整了钢铁产品出口政策,加上国际经济形势的动荡和疲软,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使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难度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未来利用国际市场消化产能的空间进一步缩小。

综合来看,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使得近年来钢材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中国国内往年突出的传统钢市旺季难再现,加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钢材消费强度下降,以及大宗原燃料产品等不断上涨,钢铁生产成本继续加大,都使得钢铁行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重要的是钢铁企业和贸易商把握住钢铁市场需求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共同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和企业的经营利益。(中华商务网分析师 钱燕)

 

 

 

(责任编辑: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