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国内建筑钢材市场起色不明显

2012-4-6 16:59:54来源:作者:武晓静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宏观面】

1、住建部起草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房新规:距离国务院“上半年出台新非公经济36条执行细则”的时间底线尚有不足3个月之时,首个“细则”已经基本锁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域。 日前获悉,面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规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已经抓紧起草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发、建设领域的详细规定,以确保2012年超过1700万套在建保障性住房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

2、钢铁业PMI反弹至49.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3月份PMI指数环比回升6.5个百分点,达到49.3%,显示出当前钢市低迷态势趋缓,特别是新订单指数以及新出口订单指数重回50%上方,回升势头强劲。

 

【线螺市场

本周由于中间穿插清明小长假,实际只有两个交易日。节前由于国内建筑钢材市场整体成交疲软,商家信心不足,多寄希望于节后,但节后两天市场并不如之前想象的那样出现很大起色。其中华东地区尽管天气晴朗,工地需求有所增加,价格方面也出现10-50元/吨不等的拉涨,但释放的部分需求却随着主导报价的走高而再度消逝,实际支撑价格走高的无非是连续上扬的螺纹钢期货以及贸易商的推涨心态。华北地区成交量并没有大的增加量,市场主流报价多以平盘为主。并且据了解市场上甚至出现高报低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当前价格的支撑力有所减弱,当前多数贸易商心态比较谨慎。另外华南市场由于阴雨天气的出现,节后线螺市场继续维持节前疲软态势,价格明显上涨动力不足,主导商家报价以稳为主。短期来看,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各地工地等终端需求均有所释放,尤其3月份钢铁业PMI已经出现6.5%的回升,因此市场采购量也将会有明显增加。但是由于资金量偏紧、供需基本面不平衡等问题一直存在于当前市场中,因此价格的高企也会影响终端采购,或是缩小或是推迟采购,从而影响价格的走高。因此预计本月各地主导价格上涨依旧是主流,但不免会出现小幅波折。

另外近几天矿石、煤焦等价格企稳,钢厂生产成本变化不大,但随着现货价格的走高,河钢、沙钢等一线二线钢厂出厂价格稳步向上,虽未全面摆脱亏损局面,但成本材轧制利润空间逐步显现。受此影响,多数钢厂恢复满负荷生产,尽管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消化能力仍然有限。西城等个别钢厂也对部分地区实施限制发货等措施,以便“限产保价”。实际来看,钢厂粗钢、线材和螺纹钢生产量均出现明显恢复,后期供需矛盾也将再度凸显,尤其是建筑钢材出口幅度很小,主要靠内需的情况下,因此这也将会阻止现货价格快速恢复的进程。

 

【期货市场】

(关键字:清明节 建筑钢材 市场)

(责任编辑: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