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昨日消息,中国土地市场指数(简称中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一季度综合指数和规模、价格、结构、集约以及景气等5个分指数均出现环比回落,这是自2004年以来的8年间,综合指数和各分指数在2006年三季度出现第一次全面下跌之后首次全面回落。这一明显变化,既有季节性供地节奏波动因素,也有房地产市场等宏观调控措施作用叠加下市场预期发生变化的影响。
综合指数。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综合指数在经历了2009年连续快速上涨和2010年波动调整之后,2011年,在用地高峰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双重因素影响下,指数曲线综合表现为“整体平滑上升”趋势,四季度达到最高290点。今年一季度综合指数回落至229点,环比下降21%,同比下降1.5%。从预警状态看,综合指数在经历了8个季度的连续偏热状态后,今年一季度回到正常运行区间。
市场规模指数。规模指数在2004-2011年整体呈现平稳上扬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规模指数上涨速度明显加快。2011年,受区域发展规划、地方政府建设计划等方面影响,工业产业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持续增加,市场规模指数再度发力上冲高位。今年一季度,市场规模指数大幅回落至201点,环比下降36.9%,虽大幅下降,但仍保持在趋势线附近,与往年同期相比,规模指数仍处于相对高位。
出让价格指数。CLI出让价格指数回归始于2010年第三季度,到2011年第二、三和四季度,土地出让价格指数保持在2%以内变动,基本实现了平稳回归。2011年第四季度出让价格指数为275点,年内降幅达7.7%。今年年初,中央明确了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调控基调后,市场对政策环境趋紧预期增强,市场竞争度减弱,一季度出让价格指数为233点,同比下降21.67%,环比下降15.5%,指数在继去年三季度后重新由偏热状态回归正常区间。
地产景气指数。景气指数在2011年第三季度出现小幅回调后,第四季度又反弹至537点,成为2008年以来景气指数的峰值。今年,一季度地产景气指数小幅回落至471点,环比下降12.7%,下跌53点,跌幅较大,但仍处于亚热区间。
总体看,今年一季度中地指数预警“三绿一黄”,基本状态良好。一方面说明宏观政策对市场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土地市场自身发展的内在增长因素依然活跃,并将在后期继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