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业整体市场形势正在恶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下称“中钢协”)朱继民近日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钢企利润同比骤降96%。经济增长放缓显然已经使钢铁业变成“重灾区”。
该协会官方网站援引朱继民的演讲表示,由于需求疲弱和原燃料价格处于高位,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利润跌至23.9亿元人民币。
在钢铁业利润骤降之时,退出市场7年之久的“以产顶进”政策,再次被中钢协推至台前。7月31日,中钢协副秘书长李新创在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钢协呼吁国家有关部门恢复“以产顶进”的退税政策。
所谓“以产顶进”,是指钢材用户在生产出口产品时,如果使用指定的国内钢铁企业生产的钢材替代进口钢材,就可以享有减免17%增值税的优惠。该政策曾于1998年起实施于钢铁业,并于2005年取消。
该项政策的恢复实施,将使一部分外需转化为内需,进而增加部分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升级。此前在冶金行业有27家企业列入顶进名单,其中包括武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菱钢铁等。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安海轩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钢铁行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钢铁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安海轩认为,如果未来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钢铁企业盈利状况有望得到大幅改观,否则钢企很难“一枝独秀”。
利润同比骤降96%
2012年7月17日出炉的一系列数据证实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全球工业生产引擎的中国在第二季的GDP同比增长7.6%,创逾三年以来新低。
这对钢铁业而言是个糟糕的消息,自2008-2009年经济大幅萎缩以来,中国一直是钢铁用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尤其是在修建铁路、开发房地产等对钢材的巨大需求,让一些钢铁企业肆无忌惮地扩充产量。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曾在2月初警告,2012年钢铁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需求减弱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且铁矿石等原料价格高企将继续挤压钢铁业利润。
随着国内经济的放缓,国内钢铁业需求量大幅下滑,年内首季陷入全行业亏损。数据显示,仅一季度钢铁行业亏损就高达10.34亿元人民币。
尽管在工业活动普遍放缓的情况下,但中国炼厂的钢铁产出仍接近纪录高位。中国6月粗钢日产量触及200.7万吨,为纪录第二高水平,仅次于4月的201.9万吨。
而近几周中国企业接连发布的盈利预警说明,从电信到航空航天,从零售到房地产,再到中国的钢铁企业,各行业都普遍感受到业务下滑之苦。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朱继民近日披露,今年上半年中国钢企利润同比骤降96%。经济增长放缓显然已经使钢铁业变成“重灾区”。
该协会官方网站援引朱继民的演讲表示,由于需求疲弱和原燃料价格处于高位,上半年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利润跌至23.9亿元人民币。
公开信息显示,80%的上市钢材生产商警告称,它们的业绩将逊于预测。朱继民称:“今年上半年由于国家实施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大幅回落,因此钢材需求疲软。”其中,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10.1%,同时上半年汽车产量同比只增长6.7%,削弱了对钢材的需求。
国信证券和申银万国在上个月相继发布了研究报告,均对中国钢铁企业利润下降表示担忧。国信证券认为中国钢铁行业下半年盈利形势依然堪忧,报告指出,行业中明确增长的公司包括宝钢股份、金洲管道、中南重工和鼎泰新材(002352)等几家公司,其他公司基本预告为盈利下滑,下滑幅度在0%-200%之间。
申银万国的报告则称,原材料价格面临再次下跌风险,因钢厂开始减产。根据调研结果,目前全国停产高炉达31座,影响产量94万吨,粗钢产量将面临本轮调整以来的首次大幅下滑。
(关键字:钢铁业 全线亏损 钢企 生死边缘 经济增长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