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两个月,国内主要市场建筑钢材价格均呈跌跌不休状态,主流资源惯性下跌,各个规格平均价格两个月累计跌幅达到220-310元/吨,在这场下跌大戏中,建筑钢材始终扮演着主要角色,不过,自进入7月份以来这几天,市场行情似乎出现些许转机,各地资源频繁报涨,虽然日均涨幅并不大,但相比前期价格均有所抬高,其中华东、中南地区涨幅最为明显,相比6月底有了近百元的拉涨。
行情的突然转好,重新给了市场贸易商信心,从近几日各地市场调价情况来看,不难看出被压抑许久的贸易商终于得到集中释放机会,市场涨价氛围很浓,其中也不缺乏因对短期内行情看好而封库惜售的情况,例如北京市场京奥港、新钢联等大户就已封库待涨,想趁此时机多些盈利。下面针对近期行情转好,笔者进行一下简要分析。
首先,近期表现最抢眼的当属唐山钢坯,自6月末至目前,唐山普碳方坯价格从2930元/吨涨至3030元/吨,涨幅达到100元/吨,且仍存在一定拉涨空间;其次,螺纹钢期货一改以往震荡下跌走势,掉头上行,短短5日上涨了近160个点至3616元/手,再者沪深两股经过前几日的暴跌,近日止跌震荡运行,且沪指重守2000点。原材料的不断上涨及期钢、股市的止跌反弹等基本面消息均对目前市场信心起到了较大提振作用,拉涨气氛不断酝酿。
钢厂阶段性产线检修数量增加,据了解截止7月初,不论是一线大厂还是二三线小厂均有产线检修情况,其中北方地区,山西海鑫二号棒材线、黎城太行棒材产线、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两条棒材、邯钢一条棒材,华东地区,永钢一条线材、沙钢一条盘螺,西王钢铁两条棒材产线均有为期10-15天的检修期,另外调坯扎材分布密集的唐山地区,近期由于环保检查和天气双重影响,接近半数的螺纹生产线正在整顿停产,检修和停产的钢企集中增加,对于短期内市场钢材供应量形成较大的影响,加之河钢等一线钢厂市场资源投放量一直低位,因此市场建筑钢材资源供应面短期趋紧的预期增加,侧面对目前钢价形成利好支撑。
成交情况整体水平尚可,受前几日雨水天气影响,下游一部分需求被抑制,随着天气的转晴,被抑制的这部分需求量得到释放,加之市场一直在传价格要涨,在基本面消息的支撑下,受“买涨不买跌”心态影响的部分下游用户提前采购,因此市场成交量相比之前有了明显好转,以北京市场为例,降雨期间,市场十三家大户成交量较好的也就在1000-1500吨之间,其中低于1000吨的商户所占比例较高,而近两日,成交量均得到相对明显提升,个别报价相对较低的大户出货达到近3000吨。
另外一点就是持续下跌7周的钢价下跌幅度大,部分市场价格累计下调近600元/吨,阶段性底部形成,且沙钢、河钢近期价格政策中,除河钢6月底结算价格下调外,之后7月上旬指导价格依据平盘,而沙钢则是自6月中旬至今一直以横盘问世,出厂价与现货价始终维持倒挂格局,在亏损压力之下,贸易商盼涨心切,当得到利好消息所给予的心里支撑后,此次的涨价行情则变得顺理成章,而一直起风向标作用的南北两大钢厂统一的平盘政策,也体现了其对当前钢价走势比较看好,这也给市场商家增加了拉涨价格的底气。
对于后期市场价格走势,笔者认为,虽然短期内基本面消息支撑当前钢价,但其作用也仅仅会在短时期内有效,毕竟市场已经进入传统的淡季,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的增多,工地工程进度将会受到较大影响,会给疲软的需求“雪上加霜”;而钢产量方面也不尽如人意,5月国内建筑钢材总产量达到近3000万吨,如此高的产量,国内经济不景气大环境下的下游企业根本难以消化,建筑钢材市场供需矛盾问题变得越发突出;另外受需求疲软影响,市场库存下降速度在放缓,截止到6月底全国建筑钢材库存总量936.84万吨,环比5月底下降102.2万吨,降幅为9.84%,其中北京市场降幅仅为3.21%,后期市场库存压力在逐渐上升;加之国有商业银行“钱荒”问题最近被闹得沸沸扬扬,虽然目前尚未对市场产生过多影响,但作为大宗商品的建筑钢材后期资金面驱尽预期却在加强。因此从长期角度分析,价格弱势低迷的主线不会有太大改变。(中华商务网 赵悦)
(关键字:建筑钢材 反弹 弱势 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