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建筑钢材市场未见“开门红”,却遇“倒春寒”,商家“有心止跌跌不止,无意拉涨涨难涨”。对于3月份的钢市行情商家大都持谨慎心态,认为“减压”仍需时间,尚难马上回暖。
一些钢贸公司销售员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月份,螺纹钢、线材等建筑市场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依然呈现疲软低迷、交易清淡、销售锐减、价格下跌的态势。某家专门经营螺纹钢、线材的钢贸公司业务员说:“从2月7日春节恢复交易之后,截至2月14日,整个公司的抗震钢筋连续‘零销售’,没有卖出1吨。2月17日,才卖掉92吨,之后2天又吃‘白板’,从20日起,才逐渐有了销量,但整个公司2月份的抗震钢筋总共卖了865吨,比1月份的3949吨大幅减少。”
不难推断出,2月份建筑钢材市场交易清淡,主要原因是受节日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在春节期间暂停施工;国内各地雨雪不断,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延缓;岁末年初,建筑工程方存有资金紧张的问题,钢材采购量明显减少,因而2月份建筑钢材市场更为疲软、低迷,价格一路震荡下滑。
对于3月份的市场行情,经营者有所期待,但不盲目乐观,在实际操作上依然十分谨慎,贸然大量囤货建仓、博行情的商家不多见。一些钢贸公司的老总认为目前建筑钢材市场面临的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局面没有改变,库存持续上升,销售压力加大,供需矛盾加剧,这是遏制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反弹的一大“瓶颈”。
专业机构监测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2050.25万吨,连续9周增仓,月环比增仓幅度为54%,当前库存水平已超过去年同期2%左右。据钢协数据显示,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726.6万吨,同比增幅更是达到33%,创下历史新高。钢材的社会库存和钢厂库存双双增加,并超去年同期水平,供需矛盾不仅没有缓解,而且在持续激化。
“去库存化”是当前钢材市场减压的首要任务,库存不降,钢价难涨。然而,消化库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采访中,一些钢贸公司经营者表示,进入3月份,气温逐渐回升,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旺季,将拉动钢材的需求,尤其是螺纹钢、线材、盘螺、圆钢等建筑钢材,这有利于消化库存,加速“去库存化”进程。不过,根据一些钢贸商在市场调研中掌握的情况预测,3月份钢厂的产量会增加。在2月份,不少钢厂的检修任务完成,停产的生产线恢复运转,钢材产量增多,后期投放市场资源也将增多。从需求面看,尽管进入3月份,各地的建筑工程全面恢复施工,新建项目也相继开工,钢材需求将逐渐释放,但资金紧缺、楼市降温等利空因素仍是制约需求释放的阻力。
日前,针对网上盛传的银行停止房地产贷款的消息,对处于低迷中徘徊的钢市,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据业内人士的统计显示,一般高层建筑每平方米用钢在80公斤左右,多层建筑每平方米用钢量为50公斤~60公斤,6层~8层的小高层住宅每平方米用钢量为58公斤~65公斤。如果按照单位面积用钢量50公斤~65公斤保守计算,预计今年下半年保障房建设将拉动1320万吨~1716万吨的建筑用钢需求。我国建筑行业占钢材消费总量的50%左右,其中,房地产建设使用的钢材主要为螺纹钢和线材,这也意味着钢价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在全国楼市悲观氛围蔓延、市场资金紧张局面难以缓解的情况下,终端需求难以明显释放,“去库存化”压力较大。因此,3月份上旬钢市能否回暖,尚待观察。
(关键字:建筑钢材 库存 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