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攀钢达海产业园一期工程钢材仓储加工配送中心具备试运营条件;5月,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冷轧生产线——西昌钢钒冷轧项目投产;6月,白马铁矿选钛工程设备安装工作正在紧张进行;7月,新钢业员工进入西昌钢钒点检员岗位承接仪式举行,新钢业转型升级工作稳步推进……
面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下行等不利因素,今年以来,攀钢进一步加快优化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创新商业模式、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据中钢协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99%;进入7月份以来,钢材价格继续下跌,7月第二周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92.32点,持续创出新低。业内专家认为,钢铁企业实现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加快转型升级将是未来一大趋势。
半年多来,攀钢围绕二届三次职代会提出的转型升级任务目标,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在做大矿业方面,攀钢以国家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为契机,一方面深挖矿山潜力,充分释放攀枝花区域、白马区域的现有矿山生产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立足当前和长远发展,积极推进资源掌控力提升等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短板”。
在钒钛产业领域,攀钢积极推进海绵钛等项目的达产达效,新项目的施工准备、实施,钒钛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广等工作。依托产业链延伸,加速钒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把攀钢钒钛产业做成中国品牌、国家级基地,具有世界级影响。
在做精钢铁过程中,攀钢深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速攀钢钒轨梁厂950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做大重轨等效益产品;高效实施西昌冷轧项目、重庆高强汽车镀锌板项目,加快进入高强汽车板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步伐。
在做活非钢产业中,攀钢遵循各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在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快发展,提升自我发展和盈利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攀钢紧密结合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建设工作,优化钢铁生产工艺布局,降低物流成本,不断提高四个生产区的协同水平。
在盘活存量资产、创新商业模式、发展相关产业中,攀钢确定了新钢业钢铁产线关停后转型升级的思路及主要项目,主要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联合开发、打造西昌市新的城市中心、拓展钢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深加工产业园等转型升级项目。3月17日,我国西南地区加工能力最大的现代化钢材加工基地——攀钢达海产业园完成首笔订单业务。4月份,达海产业园一期工程钢材仓储加工配送中心具备试运营条件。
与此同时,攀钢积极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拓展直供与流通两块市场;加快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加强环保和节能基础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攀钢还积极借力中央及省级媒体采访攀钢,进一步加大外宣工作力度;举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座谈会,邀请市民参观环保设施;积极参加四川省、重庆市相关大型展会,全面推广“攀钢制造钒钛钢”品牌,进而打造先进品牌、创新品牌、实力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响力。
(关键字:攀钢 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