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已到关键期 救市战信贷是否会上场

2014-9-28 8:36:48来源:证券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这几天房地产市场最热闹的,莫过于央行召见四大行,谣传放开购房限贷、还清房贷即按首套认定之事。姑且不论其真伪,但楼市无疑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今年的三季度即将要过去。“金九银十”的前半部分对于全国大多数城市来说都事与愿违了,前期限购放松的城市供应量该放的也放了。到了9月,一线城市上旬供应较8月同期增加近四成。然而,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似乎并没有减轻,各地新房成交量并没有明显回升。

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经理王飞分析,就深圳的市场而言,经历了持续8个月的低迷,新房年内一直未能突破3000套,二手房也维持4000多套的低水平上。尽管新房市场并未出现明确大幅降价的口号,然而5月至今中原领先指数连跌4个月的事实已然证明房价确实还在下行。9月的新房市场开始有些按耐不住,每周入市项目都在高位,较8月增加近三成。然而,连续多月仍未走出底部的中原报价指数证实市场信心并未出现好转,“金九”已注定成色不足。

楼市到了这个阶段,按耐不住的不仅仅是开发商,地方政府显得更为焦急心切。

第一轮限购松绑救市早在4月初现苗头。6月26日,呼和浩特成为首个限购松绑城市。此后愈演愈烈,至8月达到高峰,全国各地全面松绑限购措施。截至目前,全国曾经实行限购的46个城市中,至今只剩四大一线城市和珠海、三亚两市。限购政策的大幅放松并没能挽救处于颓势的楼市,地方财政中房地产税收收入持续大幅下滑,个别税种甚至出现负增长,土地出让金也出现大幅下滑。

第二轮救市开始指向限贷松绑。8月初,成都、绍兴、福建率先出台限贷放松措施;9月15日,“鄂六条”出台,称“首套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0.7倍”,再次引起市场热议;福州市9月22日发文规定,在全市范围内购房办理签约贷款等手续时,无需提供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房人偿清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贷款购房的,按首贷认定。金融机构在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方面按照政策规定的低限执行。地方政府救市政策再次进阶。

然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放松限购,短期内可以提振市场信心,但根本上用于解救楼市低迷无效。放松限贷阻力重重,最终效果要取决于银行的执行力度。如果没有央行及各大商业银行的积极配合,光靠政府喊话也无济于事。如果银行按照“鄂六条”文中的7折利率发放房贷,则其利息收入仅略高于当前银行理财的资金成本,基本无利可图。所以,即便银行迫于压力利率放松到基准以下,9折或许已是下限,对于成交量来说影响着实有限。也有部分城市用财政补贴的方式帮助银行获利,但是长期来看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幅下滑又无力支撑高额补贴。

现阶段对于首置和改善型的刚性需求来说,低利率已成过去。如何降低首付比例才是关键,也是接下来限贷放松的主要方向。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大规模货币政策刺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定向降准对于楼市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还清房贷即按首套认定”、“认房不认贷”诸如此类……在没有银行实质性信贷支持之前,更像是地方政府的美好愿景。

(关键字:楼市 关键期 救市 信贷)

(责任编辑: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