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三水召开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下称“全会”),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总结并谋划部署2015年工作。
据悉,三水2014年纳税超亿元企业13家,新增纳税超亿元企业4家;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8.89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相对放缓,质量逐步提升。”三水区委书记苏伟波表示,三水将通过强化党建、改革创新和坚持治法等,形成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并加快打造千亿机械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此次全会报告中,党建成为焦点。报告提出,应深化“五型”特色党组织创建,积极探索园区党建新模式,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加大村民小组党支部组建力度,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同时,全面推进镇(街)领导干部“直联制”,首推“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产业经济三大产业、三大载体谋划新增长点
经济发展方面,全会报告提出围绕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佛山高新区三水园(南园)、佛山高新区三水园(北园)三大产业载体,狠抓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夯实基础,谋划新增长点。
三大产业各有定位,机械装备制造业已有福田汽车、佳明重工、恒力泰机械、盛路通信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支撑,全会报告提出“紧抓佛山市领衔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战略基于,加快打造千亿规模机械装备制造业聚集区。”
“现代服务业是三水产业的短板,也是未来发展空间所在。”依托三水新城、北江新区等优质载体,以及区域交通的快速发展,休闲娱乐、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配套的创意设计、服务外包、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均大有可为。
依照全会报告提出的部署和目标,三大产业载体均会有较大动作。其中“佛山高新区三水园(南园)要加快智能装备、金融服务、电商物流三大主题园建设”,以“一路一河一基地”为轴心打造产城互动新格局。
改革创新探索“受审分离”全面推进“全城通办”
在部署2015年工作重点时,苏伟波提到,今年三水要在“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以此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持续释放三水发展红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要主动适应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要求,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会报告指出,三水将探索“受审分离”运行模式,深入推进以“全城通办”为目标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报告提出,如今三水各项改革已逐步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为防止“改革摆花架子”、“为改革而改革”,今年三水要注重顶层的系统设计、统筹推进,同时鼓励基层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将改革创新贯穿到每一项工作的全过程。
具体为着力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区镇政府权责,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审批流程,推行无前置条件预审,探索“受审分离”运行模式,同时,深入推进以“全城通办”为目标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据了解,早在2014年初,三水以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为“头炮”,陆续启动16项专题改革,涉及“柔性引才”,法治环境提升,加快“禅南三”区域协调发展,制定政府权责清单、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等十数个领域,进一步加快三水“效率与公平”的提升。
(关键字:加速打造 千亿装备 制造业 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