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一季度楼市大热,那些深耕当地的上市房企成为大赢家。合肥城建、新城控股、栖霞建设、福星股份等上市公司一季度经营数据显示,受惠于合肥、南京、苏州、武汉等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转暖,其一季度业绩同比暴增。其中,合肥城建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近3倍,净利更是大增18.5倍。不过,由于二线城市楼市政策调控预期日趋强烈,相关上市房企业绩的可持续性存疑。
二线城市房企业绩大增
记者同时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合肥城建经营性现金流由负转正,从负3.5亿元转为净流入约3.16亿元。公司解释称,主要由于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等。
去年刚刚实现B转A的新城控股同样实现了业绩开门红。公司一季度数据显示,1-3月累计销售面积约116万平方米,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14亿元,较去年一季度同期合约销售面积51万平方米和销售金额49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32%。据记者了解,深耕长三角的新城控股目前在南京、苏州及杭州等城市布局颇重,其在南京在售及待售项目共计7个,在苏州有10个,在杭州有8个。
南京当地上市房企栖霞建设一季度业绩也增长显著。公司前3月商品房合同销售面积3.4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45.79%;商品房合同销售金额4.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39%。
福星股份则由于武汉楼市的补涨而业绩大增。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32%。此外,公司今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加11%。
增长可持续性面临考验
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包括合肥、南京、厦门在内的二线城市二手住宅指数同比上涨均超过10%。其中,合肥更是以23%的涨幅排在深圳、北京、上海之后,成为二线城市中同比涨幅最高的城市;从环比来看,则以9.3%位居第一。
根据仲量联行研究部提供的数据,2016年一季度苏州、南京、杭州三个热点二线城市高端住宅成交均价环比分别上涨17%、4.4%和6.1%,同比涨幅分别是32.9%、10.2%和9.6%。“这些热点二线城市受益于一线城市的溢出效应和比价效应,再加上自身有一定的产业和经济体量,因此,在一线城市受限后,成为楼市接棒的热点城市。”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总监周志锋认为。
“公司今年在苏州的销售计划是突破100亿元,较去年的销售金额将近翻倍。”新城控股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包括无锡、常州等原本库存量较大的城市也受到溢出效应的影响,一季度楼市销售明显回暖。
不过,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暴涨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有地方政府陆续出台调控政策,抑制当地房价的过快上涨。继苏州3月出台“限价令”后,南京也于
(关键字:二线楼市 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