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京唐:啃下“硬骨头”创出新成果

2016-6-24 13:10:28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孙立刚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首钢京唐公司设备部自动化创新工作室借助公司创新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青年人员创新积极性,与能环部设备工程室、首自信大传动事业部,对GL150变频器开展编程调试,理清攻关思路,突破技术屏障,确定优化方案。在解决一线问题的同时,完成了硬件系统优化、通讯系统攻关以及软件编程调试,打破了外方的技术垄断,实现了首钢在大型同步机励磁控制技术方面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突破。

京唐公司有30兆瓦制氧空压机和氮压机4台,9兆瓦烧结主抽风机4台,分别由不同功率的西门子GL150大型传动变频器控制其启动过程。自投运以来,励磁系统中包含的智能电能质量分析仪数次发生故障造成机组停机,严重影响生产,成为重大隐患。GL150自动化控制部分的编程和调试技术,外方高度保密,同步机励磁控制系统自动化改造必须确保传动机组运行顺稳,实现与一级系统、人机画面的无缝衔接,风险和难度极大。面对高昂的服务费用和国外技术垄断的不利困境,设备部自动化创新工作室,协同能环部与首自信大传动事业部勇担重任,成立专题攻关组,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攻关组首先开展资料收集和实物核对工作,收集包括高炉鼓风机、制氧风机、烧结主抽风机全部最终的图纸、资料及包含UMG507和7UM62的最新程序。同时收集所有相关的配置程序、下装软件及相应的硬件适配器等。在与现场实物核对时,对于图纸与实物不符之处,谨慎标记核实。

学习消化,确定思路。从收集的大量资料中,对GL150控制系统的硬件功能、软件版本及编程方式等进行研究学习。对将在系统改造中承担替代UMG507功能的数字式电机保护管理单元7UM62从总体特性上进行全面把握,对该单元微处理器系统的主要功能、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与输出、采样频率的自适应特性、面板功能和通信方式等一一消化,最后对系统的程序进行了全面解读。通过学习消化,确定了对相应网段的S7-300程序进行改编,从而实现功能上替代UMG507的控制思路。

日以继夜,攻关调试。在程序改遍中,对比原鼓风机7UM62中的程序,通过DIGSI专业软件未看到7UM62的通讯变量配置,且7UM62与UMG507的读取方式不同,为此攻关团队在近10个月的时间内艰苦努力,进行大量的编程测试,最终解决了软硬件的兼容性和通讯问题。现场具备调试条件,正好是五一小长假期间,攻关团队成员毅然选择放弃假期,投入紧张的风机设备技术改造调试。按照事先周密制订的调试方案,在短短8天时间内,依次对2号高压大容量制氧空压机及氮压机、1号高压大容量制氧空压机及氮压机逐一进行了励磁部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试机后取得了圆满成功。

制氧1号、2号机组风机控制系统改造至今,运行稳定,未发生启动并网和工频运行故障。启动过程平滑,启动时间2分钟,对电网没有冲击,并网成功率大大提高,并网后励磁电流调节稳定,有效改善了电网质量,提高了电能利用率,项目直接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具有相当重要的推广价值。“基于GL150的风机控制系统研究及优化”项目也荣获“首钢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键字:首钢 新成果)

(责任编辑: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