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建材市场先跌后涨

2016-9-30 16:02:59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本周京津冀建材市场先跌后涨,最终较上周跌10-20元/吨。具体来看,虽然周末唐山钢坯拉涨60元/吨,周一部分品种也多呈上涨之势,但是京津冀建材市场受到周末降雨影响,以及商家对于需求并不看好,故周一市场报价基本平稳。正如预期,市场成交表现不佳,唐山钢坯价格回落,从周二开始,市场即进入以价换量的销售方式,其中北京价格更低探至2370元/吨左右。直至周四,期货强势开盘,对现货市场信心有提振,成交有所好转,故午后整体报价有所上调。周五,河钢下一旬销售政策出台,但因临近国庆小长假,市场多谨慎出价,仅个别市场因成交稍有上量,才对低价资源报价有所上调。

据统计本周京津冀主导15家建材钢厂共计33条产线,因检修等因素影响产量约10.89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1.32%,较上周下降5.88%;预计,下周京津冀建材钢厂产能利用率在87.75%。

首先在宏观政策上,进入9月下旬,国务院今年第三次大督查的20路督查组已经陆续抵达地方开始工作,剑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行政去产能仍在继续。对于中南区域来说,第一次大督查已经导致河南部分钢厂中频炉停产,建材生产明显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市场炒作,促使本地钢价水涨船高。而此次国务院大督查仍然有杀回马枪的可能,如果中央环保督查组再次折返中南地区,本地钢厂中频炉的正常生产势必再次受到影响,进而对后期建材价格形成利好。但是考虑到经过前两次环保督查的炒作,目前此类消息对钢价刺激的边际效应也正在逐步递减。

另外从近期出台的汽运新规来看,其对钢市的利好要大于利空。虽然汽运费用的上涨导致短期内钢铁生产和贸易企业出货有所受阻,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物流运输成本的上升使得钢厂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部分钢厂已经由盈转为亏,加之在成品材出货受阻的情况下,库存持续攀升,销售压力逐渐加大。基于此,未来钢厂被迫减产的概率十分高,供需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此外,运费的上涨导致成本的增量必然向终端转嫁,为后期钢价上涨注入动力。

 

虽然在供应压力增加而需求释放不如预期的情况下,9月份中南地区建材价格震荡偏弱运行,但是迫于环保压力,后期部分钢厂或将再次面临限产,其产量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供应端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的缓解,而需求方面,“银十”旺季需求释放的预期仍然存在。因此,从供需基本面出发,目前仍然没有过分看空的理由。而从政策面来看,无论是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还是汽运新政的后续影响,都能给后期本地建材价格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

【下周市场预判】

对于未来市场的价格走势,笔者预计盘整的可能性较大。明日进入十一长假阶段,商家多以轮休为主,下游工地工人也多放假,市场交易整体处于停滞状态,因此,节日期间市场价格多以平稳运行为主。而对于节后市场,运输新政导致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对于螺纹久稳无反应的市场来说,钢厂结算成本的拉高或成为推动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手段,而库存方面,节日期间积压的大量增加导致市场库存惯性增加,出货压力较大,由此来看,资源成本上涨与库存压力的存在或使市场涨跌两难,初期多以盘整观望为主。

 

 

(关键字:建材市场 先跌后涨)

(责任编辑: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