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钢铁业两巨头重组落地 煤炭电力领域成今年重点</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7-3-1 8:46:32</span>来源:<span>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class="bdsharebuttonbox"> <a class="bds_more" data-cmd="more">分享到:</a> <a title="分享到QQ空间" class="bds_qzone" href="#" data-cmd="qzone"></a> <a title="分享到新浪微博" class="bds_tsina" href="#" data-cmd="tsina"></a> <a title="分享到腾讯微博" class="bds_tqq" href="#" data-cmd="tqq"></a> <a title="分享到微信" class="bds_weixin" href="#" data-cmd="weixin"></a> <a title="分享到人人网" class="bds_renren" href="#" data-cmd="renren"></a></div> </div> <script>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16"},"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宝武合并的完成,不仅为钢铁行业内实施兼并重组打开了局面,也为煤炭、电力行业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兼并重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钢铁 煤炭 重点</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宝武合并的完成,不仅为<b>钢铁</b>行业内实施兼并重组打开了局面,也为<b>煤炭</b>、电力行业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兼并重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p> <p>酝酿了半年之久的宝武大合并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吸收合并完武钢股份(武钢股份已于2月14日退市)后,2月27日复牌的宝钢股份(600019.SH)不出意外的高开高走,全天收于7.31/股,涨幅7.5%。<br /> 宝钢的复牌,标志着近年来钢铁产业内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宝武大合并完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p> <p>而宝武合并,不仅为钢铁行业内实施兼并重组打开了局面,也为煤炭、电力行业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兼并重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p> <p>宝武重组开好头</p> <p>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宝武大合并是2011年钢铁行业步入产能过剩以来的首单钢企合并案例,被钢铁行业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宝钢和武钢的合并,将为中国打造出一家总产能超6000万吨的钢铁航母。自从去年6月两家上市公司公告确认重组合并消息后,宝武合并的相关进程就一直备受钢铁行业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p> <p>根据合并方案,宝钢集团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而武钢集团将整体无偿划入,成为新宝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p> <p>随着宝钢股份的复牌,市场期待已久的“中国神钢”大合并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宝武集团董事长马国强在2017年度工作会上提出,2017年是宝武重组后第一个完整年,集团要体现规模化经营优势,挖掘规模、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协同潜能,部署实施好重组后的联合整合和融合化合。</p> <p>据长江证券分析师王鹤涛估算,宝钢股份总产能将达到约4600万吨,在产品结构上,仍以板材为主,其中硅钢、汽车板等领域市场份额表现突出,分别达到约80%、65%-70%。</p> <p>马国强23日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表示,钢企间开展联合重组是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的必由之路。这些年来钢铁行业发展比较散乱,全国规模以上的钢企高达1500家以上。在无序的竞争过程当中,才形成了今天产能过剩的局面。连宝钢武钢也有很多重复建设,制造了很多同质化的产能。通过兼并重组,才能更好地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解决去产能问题。</p> <p>“去年全国央企去产能共1012万吨,其中宝钢、武钢加起来是997万吨。2017年我们还有550万吨产能要去掉。经过联合重组,我们一共有1550万吨的产能可以去掉,这原来在单一企业是不可想象的。”马国强称。</p> <p>资深钢铁行业分析师徐向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宝钢复牌标志着宝武大合并完成了资本市场方面整合的关键一步。其不仅对宝武集团意义重大,也将对全国钢铁行业进一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及去产能产生深远影响。<br /> “宝武合并也为行业树立了很好的示范案例,连第一梯队都能高效整合提升竞争力,其他地区钢企没有理由不做转型或整合。”</p> <p>徐向春表示,对年产能高达11亿吨粗钢的钢铁行业而言,宝武合并将只是钢铁行业这一轮兼并重组的开始。预计接下来,东北地区、河北地区、江苏地区等钢铁企业间兼并重组也将拉开帷幕,其中京津冀及江苏地区由于环保政策及经济优势,可能会开展的更快一些。</p> <p>煤炭电力重组在路上</p> <p>钢铁业兼并重组率先启动,煤炭、电力行业内的兼并重组正在酝酿之中。</p> <p>煤炭市场自2013年开始,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行业产能过剩不断加剧,2013年开始出现全行业性亏损,亏损面不断从2013年的30%扩大到2014年的70%,再到2015年的90%。</p> <p>以全国第二大煤企中煤集团的上市平台中煤能源(601898.SH)为例。从2011年到2014年,中煤能源营收连续四年下滑;净利润则也同样连续四年下跌,且跌幅呈现扩大之势。到2015年财报中,这两项指标分别创下最低纪录,分别为592.71亿元和-25.20亿元,这也是中煤能源上市以来首次亏损。</p> <p>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煤炭行业去产能“276工作日限产”政策实施,煤炭价格从去年初开始反弹,煤炭行业在2016年实现回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企补贴后的利润总额为320.8亿元,同比增长363.7%,去年同期的净亏总额为42.9亿元。</p> <p>中煤能源也在去年实现了业绩大翻身,从净亏25亿,到预告净利润18亿元到22亿元。截至目前,两市31家发布年报或预告的煤企中,有超过七成24家业绩预喜,16家扭亏。<br /> 煤炭企业笑了,电企的日子却难过了。作为煤炭下游的电力行业则因电煤价格高企而步入市场寒冬。在两市35家发布2016业绩预告的上市电企中,有超过50%的电企发布业绩预警。其中,大唐发电(601991.SH)预告亏损25亿元至28亿元。</p> <p>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在去年底集团大会上表示,今年电力企业即将出现全面亏损,电力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不能盲目竞争,要加强行业自律,在企业内部要加强产业协同,抱团取暖,携手 “过冬”。<br /> 今年2月以来,发改委及中煤协、中电联等行业主管部门、协会正在就煤炭276工作日限产政策如何实施组织闭门会及征求企业意见。<br /> 一位煤炭行业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神华和中煤等大型煤企还是支持继续实施276限产政策的,产量不增加,煤价才有保持高位的可能。但五大电企却不希望看到煤价继续上涨。煤电顶牛,依然是今年值得关注的产业问题。”</p> <p>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276限产如何实施,最后要化解产能过剩并帮助产业脱困,最终还是要依靠改革的手段,这其中就包括内部国企改革瘦身健体及行业内与产业链上下游间的兼并重组。</p> <p>23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2017年国企改革已经进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要在混改、供给侧改革等五大<b>重点</b>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p> <p>针对加大推进供给侧改革力度方面,肖亚庆提出,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同时也要加快深度调整重组步伐,稳步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进一步实施专业化重组。</p> <p>“煤炭行业虽然有所回暖,并不代表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已经完成,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依然要进一步加大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的力度。”李锦强调。</p> <p>据民生证券2月24日研报《国企改革助力煤炭行业迎接新周期》中梳理,目前央企中涉煤企业有22家,其中主业为煤炭业务的为神华和中煤能源两大集团。此外还有华能、华电、国家电投、中铝公司等8家电煤一体化公司。另有16家为中煤科工、新兴际华等16家涉煤央企。</p> <p>对煤电两大行业央企间进行兼并重组的路径和模式,民生证券分析称,煤炭行业内采取类似宝武合并强强联合模式进行重组的可能性并不大,“神华和中煤两大央煤进行重组,并不能大幅提升集中度,很难实现1+1>2的效果。”李锦认为,只有在山西、陕西这样的煤炭大省区域内,地方国有煤企的实控人均为地方国资委,企业间煤质又比较接近,更适合开展横向的兼并重组。</p> <p>“今年,电力和煤炭等领域将会成为央企兼并重组的重要领域。” 李锦表示,在兼并重组的模式上,预计类似宝武这样的强强联合模式的数量将会有所减少,而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所开展的跨行业专业化兼并重组,将成为一大趋势。</p> <p>(关键字:钢铁 煤炭 重点)</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1142)</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