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沙钢集团和神雾集团共同完成的“转底炉处理含铁、锌尘泥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马军等专家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在同类冶炼企业推广应用。
据悉,我国现有钢铁生产技术每生产1吨钢将伴随产生80~120千克的冶金尘泥,每年产生冶金尘泥量约8000万吨,其中含有大量的锌、铁等元素,如果不加以循环回收利用,不但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沙钢转底炉项目是我国国内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含锌粉尘的转底炉生产线,年处理粉尘3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处理含锌粉尘转底炉,原料处理系统关键设备、粉尘收集器等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该项目经过“原料预处理—蓄热式转底炉还原—烟气处理”全流程系统研发,形成了处理含铁、锌尘泥大型化、国产化的成套技术及装备,解决了高含锌烟气系统堵塞、二次含锌粉尘中锌品位低、回收率低、低热值燃料稳定高效燃烧等技术难题,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是我国冶金固废处理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专家们表示,该项目的成功运用提高了我国钢铁行业含铁、锌粉尘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升了我国在直接还原炼铁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项目对我国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字:沙钢 底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