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程军
2018年12月27日,安徽省化解钢铁过剩验收工作组前来马钢现场验收去产能工作,对马钢3年来在去产能过程中积极落实政策性强制退出、引导性主动退出、稳妥安置富余职工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3年来,马钢累计分流安置职工1.8万人,没有让1名职工因化解产能而丢掉饭碗。
以马钢二铁总厂为例,3年来,二铁总厂始终把化解过剩产能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全力做好转岗职工安置工作。截至2018年11月份,该厂800多名职工经过培训、考核、实习等程序全部进入新岗位。
迈出第一步:70多名高炉职工获妥善安置
根据马钢“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钢铁生产流程特点和规律,2016年4月,公司决定将一铁总厂和二铁总厂成建制合并,不再保留“一铁总厂”的牌子,简称二铁总厂北区。整合前,二铁总厂正忙于4号高炉、3号烧结机系统工程建设;整合后,当务之急则是原一铁总厂11号高炉永久性关停后,70多名职工的安置工作。
如果这70多名职工得不到妥善安置,随着去产能的不断推进,转岗职工越来越多,职工队伍的稳定将是个大问题。为此,二铁总厂党政领导班子迎难而上,统筹规划职工的安置大事。
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二铁总厂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政策稳定职工队伍,安全稳定运行北区当期生产:一是采用公开招聘和自愿申请等方式,通过考核竞聘重新上岗,补充南区生产线缺员岗位。二是通过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和提高待遇等方式,实施劳务替代,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三是积极宣传贯彻马钢去产能政策,鼓励职工享受政策红利,依据公司相关政策和方案,统一安排意向职工。四是取消顶岗劳务,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补偿。
经过认真落实总厂政策,70多名转岗职工分别进入南区炼铁一分厂、炼铁二分厂、烧结分厂、能介分厂、喷铸分厂、球团分厂等。各分厂专门组织了欢迎会,还安排老师对转岗职工进行培训,熟悉工艺流程。大部分职工在经过学习和培训后,都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走上主要工作岗位。
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给刚刚整合成立的二铁总厂党政领导班子以极强的信心,为做好接下来的去产能和职工安置工作探索了成功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阳光招聘:解决29名职工转岗问题
“二铁总厂北区中型高炉在规定期限内永久停产,是马钢向安徽省委、省政府立下的军令状。不折不扣地落实公司这一重大决策,是二铁总厂必须坚决完成的政治任务。”二铁总厂党政领导班子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感到压力巨大,但也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契机,是推动炼铁水平提升、满足钢铁业态需求和市场竞争需求、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契机。
2017年3月底,二铁总厂一纸内部“招聘公告”,宛如一石投池,引起职工不小的震动与热议。参加招聘的职工表示,这次公开招聘,说明总厂没有抛弃职工,而且招聘是阳光操作,公正、公平,让他们心服口服。
经过此次招聘,29名职工顺利走上南区烧结看火工、烧结中控工、烧结操作工、球团操作工、烘干工、炉前工、高炉运转工等岗位。
周密部署:
500多名职工找到最合适岗位
2016年4月整合时,二铁北区在册职工有864人,两年多来通过自然退休、居家休养、自我消化等方式,还剩541人。这些职工的去向问题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公司和总厂高度重视,集团公司党政领导多次到总厂调研,就做好职工转岗安置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职工安置方案和安置计划制订阶段,二铁总厂多次组织讨论、修改和完善,并对安置工作具体细节进行全面部署,确保公平、公开、公正。
2018年5月4日,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多次讨论修订的《二铁总厂北区职工安置方案》正式印发。北区各单位认真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并签字确认,实现了全覆盖、无遗漏;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通过党员代表宣读公开承诺书、全体党员签署公开承诺书等一系列举措,以解决重点、难点和敏感问题为突破口,为职工安置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置工作按照操作维护岗、技术业务岗和作业长及科级管理人员的顺序依次进行。2018年5月6日,马钢人力资源部主持开展了特定岗位选优工作;5月10日~12日,实施了定向安置及双向选择录用工作。在安置过程中,马钢人力资源部、纪委、工会,二铁总厂纪委、工会、安置综合组及接收单位当场签字确认,当天办理调动手续。
为确保安置工作自始至终平稳、有序,尽可能不留遗憾,二铁总厂党政领导主动放弃节假日和公休日,坚持每日例会制度,积极协调沟通各方,接受职工现场来访和政策咨询;在转岗职工定好新岗位后,总厂领导亲自带队,欢送职工前往新的岗位就职。在总厂的精心设计和周密部署下,500多名职工被二铁总厂南区炼铁、烧结、能介、球团等分厂,以及马钢港料总厂、三铁总厂、保卫部、资源公司、检修公司、废钢公司、物流公司等兄弟单位顺利接收。
今年46岁的丁太贵,在北区关停后,前往南区2号高炉继续从事上料工作。3个月考核期满后,丁太贵顺利通过分厂评估正式入职,分厂为他保留了主操待遇。和丁太贵一样,很多转岗职工早已适应环境,完成角色转变,在新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应聘到南区4号高炉运转作业区工作的张健告诉笔者:“面对新领导、新同事、新的工作岗位,我心中多少有些焦虑不安,要学习的地方很多,然而,每当在工作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时,周围的同事都会耐心地为我讲解。在今后的工作中,除了虚心向他人学习,我还要挑战自己,下大力气拓展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迎头赶上,完善自我,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在新岗位实现新的自我价值。”
“在岗位安置上,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的原则,将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相结合,尽量安排职工到最合适的岗位,让职工在现有条件下得到最妥善的安置。”二铁总厂党委书记马桢亚告诉笔者。
(此文刊登于《中国冶金报》2019年1月22日1版)
(关键字:马钢二铁总厂这样做好800多名职工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