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方针对美方拟升级关税措施发表声明,美方拟于5月10日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升级贸易摩擦不符合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方对此深表遗憾,如果美方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这是自去年12月份贸易争端“停火”以来,美方时隔半年,再度对华商品增加关税。同时,中美贸易磋商还在继续。应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于5月9日至10日访美,与美方就经贸问题进行第十一轮磋商。
中美贸易争端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中美两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期。2018年,特朗普政府不顾中方劝阻,执意发动贸易战,掀起了又一轮的中美贸易争端。以下为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后双方关税措施梳理。
来源:中商网整理
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运行。截至收盘,国内期货多数收跌,沪铜1907收盘47560,跌幅0.73%;螺纹1910收盘3737,跌幅0.13%;橡胶1909收盘11790,跌幅0.55%;甲醇1909收盘2449,跌幅0.16%;燃油1909收盘2801,涨幅0.04%。
中美贸易争端时至今日,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市场情绪;二是供需成本。从情绪面看,摩擦加剧了风险偏好,导致对全球经济的担忧情绪升温,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压制。从供需面来看,关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成本增加,不利于商品的销售。然而从中长期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仍将回归基本面,供需的平衡与否决定了价格的走势。
(关键字:中美 关税 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