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3月22日从设计院矿山分院获悉,由该分院承担的攀西地区最长的精矿输送管道——白马铁矿精矿管道输送工程设计工作稳步推进,该工程场平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整个工程施工图设计已完成了三分之二。
管道输送是目前国家积极推广的环保、节能的物流输送方式,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白马铁矿精矿管道输送工程作为新白马二期工程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管道水力输送系统,将铁精矿从白马矿山输送到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原料场,输送管道长约97.25公里,年输送量为300万吨。设计内容包括首站(白马)、终点站(西昌)和97公里矿浆管道输送系统等三个部分。
该工程由美国管道系统工程公司完成工艺设计,设计院矿山分院承担转化工作和所有配套公辅设施设计工作。由于该工程首站、终点站地质条件差,处理建构筑物基础难度大,且矿浆管道属于越野埋地长距离、高压力管道,多次穿越河流、原始森林、高速公路和人员密集村庄,地质条件复杂,线路长,沿程地质灾害调查量大,设计难度大。矿山分院设计人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实地丈量勘察,根据管线设计的技术特点、难点反复论证,配合美国管道系统工程公司优化线路设计方案。
目前,该工程已进入到紧张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已完成首站及终点站的场平和挡墙设计,首站主泵房、回水系统、事故返回系统、搅拌槽和终点站喂料泵房等土建施工图设计完成;线路部分的典型图及两个最大跨越——大高桥(跨度156米)及茶园村(跨度325米)施工图设计完成,预计3月底完成土建全部施工图设计,4月底整个工程设计工作结束。
该工程线路部分已于2010年10月15日动工,目前管沟开挖约30公里,管道焊接约5公里。
据相关专家介绍,该工程建成投产后,可常年每天24小时输送,对保证白马矿山、西昌项目冶炼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长远的意义。采用管道运输铁精矿运营成本较低,避免了汽车、铁路运输的沿途损耗,对沿线的环境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