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说的普通住宅吧,我们这只剩豪宅了,不用一户一标价。”当记者问及目前销售的楼盘是否按照规定采取一户一标价的方式时,石家庄某楼盘销售人员的回答着实把记者“雷”得够呛。5月1日起实施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执行起来效果并不理想。这项被寄予厚望的调控政策如今处境尴尬。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新政几乎没有得到开发商的响应。楼盘销售要么以种种说辞为自己推脱,要么干脆就一问三不知。
-市场难觅“明码标价”房
5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受到购房者的热捧,因为这一政策的目标是通过明码标价打击价格欺诈、捂盘惜售等行为,遏制房价的继续上涨。但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仍难觅“明码标价”房。
在石家庄谈固南大街某楼盘,当记者问及是否按照一户一标价的方式销售时,销售人员当即向记者强调该楼盘目前仅是“接受咨询”,还没有接受预定,尚太不上明码标价的问题。“我们的价格本来就是透明的,前两天还参加了房展会,现在虽然没有最终定价,但均价不会低于7500元。”售楼人员表示,如果记者感兴趣,可以留下电话。
记者随后走访了相隔不远的另一个在售楼盘,售楼人员得知记者的来意之后,迅速拿起一张户型图和一个计算器,为记者计算起房价来,“我们均价是6800元,83.5平方米总价567800元……”“你们是按照一户一标价的方式来卖的吗?”记者问。“我们这就是一户一价啊,同楼层同户型的房子差不多都是这个价钱。”售楼人员解释说。
记者表示这是在偷换概念,售楼人员显得不耐烦起来,“我们现在还没有接到这个通知,不知道怎么明码标价。”
在随后记者走访的两个楼盘销售中心,记者同样没有看到明码标价销售的楼盘。其中一位售楼人员表示目前可售楼盘已经不多,没有一户一标价的必要。而另一处销售人员甚至认为,明码标价是普通住宅的事情,而该楼盘正在销售的“豪宅”应该不在政策要求之内。
-开发商认为“执行起来会很难”
对于新政遭遇“开门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地产公司销售总监告诉本报记者,“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该销售总监表示,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实行一套一标的规定,要求商品房经营者应当对每套商品房进行明码标价。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商品房经营者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这些政策的初衷肯定是为了打击价格方面的欺诈行为,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但是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说,这些政策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上述人士表示,“首先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销售主体情况比较复杂,之前没有一个准确的摸底和清查,很难做到执行到位。”
他举例说,有的开发商为了应对这一政策,可以不申请预售许可。以“接受咨询”的名义就可以不受明码标价的限制。
-监管部门
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提出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是商品房明码标价的管理机关,依法对商品房经营者执行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记者昨日从河北省物价局相关处室了解到,目前分管部门正在对此进行讨论。针对部分地区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另一位负责人表示,物价部门将对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情况进行大检查。
而石家庄房管部门相关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将在职责范围之内做好商品房销售的监管工作,但具体实施还需要进一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