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大型成套设备重点推进

导读: 在石化装备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国产化是主旋律。
关键字: 大型成套设备

在石化装备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国产化是主旋律。

“十一五”期间,国内石化装备的国产化率有了大幅提高。据中石化集团原国产化办公室主任王廷俊介绍,经过过去5年的攻关,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PTA等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实现了重大突破,一些过去一直依赖国外进口的重大设备开始立足国内,并在大型石化项目上推广应用。

“按照投资计算,目前石化设备国产化率,1000万吨/年炼油设备已经达到90%以上,100万吨/年乙烯设备国产化率已达到75%以上。”王廷俊在论坛上说。

但他同时也指出,目前石化成套设备中还有部分大型、高端设备还没有开发,或者技术水平还有差距。这部分设备技术要求高,制造难度大,世界上只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可以制造,如大型反应器、超高压压缩机、超低温化工流程泵、高精度计量泵、大型隔膜泵、屏蔽泵和磁力泵等。对这些设备,国内企业仍需要抓紧开发。

孙腾良则表示,今后国内新建炼油项目的起步规模都要达到1000万吨/年以上。到2015年,全国炼油企业平均炼油能力提高到600万吨/年,形成若干个2000万吨/年的大型炼油基地。

“为了提高油品质量,炼厂需增加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或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装置;为了提高重质原油加工能力,需扩大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的规模;为适应高硫油的加工,还将增加脱硫装置和硫磺回收装置。”孙腾良说。

在他看来,“十二五”炼油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就是炼油成套设备大型化设计制造、脱硫硫磺回收、煤制氢、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延迟焦化、催化重整装置的关键设备。

此外,他透露,2015年国内规划的乙烯产能达到2200-2300万吨,“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乙烯装置700-800万吨,重点是继续提高百万吨乙烯装置成套设备质量和运行稳定性,国产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0%。

“总之,"十二五"要围绕重点建设工程,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大化肥、大型煤化工等成套设备为重点,推进重大石化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化。”李勇武说。

记者随后从石化联合会了解到,下半年将举行的亚洲最大石化装备展——第三届上海石化展有望成为“十一五”国产大型石化成套设备集中亮相和成果展示的平台。同期还将举行第九届中国国际海洋油气展及相关论坛,与海工装备相关的最新政策动向也将一并浮出。

(责任编辑:00828)